[发明专利]一种三段式蒸汽空气预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0545.5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9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焦学军;王刚;谢军;张政;郭孝武;周升;严浩文;黄兵;张心成;吴明洋;瞿兆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5/04 | 分类号: | F23L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龚敏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段式 蒸汽 空气 预热器 | ||
本发明涉及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领域,一种三段式蒸汽空气预热器,包括过冷段、低压段、高压段及进汽和疏水管道,三段式预热器的过冷段蛇形管、低压段蛇形管、高压段蛇形管布置在预热器箱体内部;高压段蛇形管与汽包抽汽管道相连,预热器运行时通过电动调节阀调节汽包抽汽量;汽包抽汽经过高压蛇形管与空气换热后变成饱和水,饱和水通过管进入过冷段蛇形管进一步与空气进行换热;低压段蛇形管与汽机抽汽管道相连,通过调节电动阀调节汽机抽汽量;预热器最后产生的过冷疏水和低压疏水分别通过管道和管道进入除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领域,具体为预热垃圾焚烧炉燃烧空气的蒸汽空气预热器。
技术背景
目前大部分垃圾焚烧电厂的蒸汽空气预热器是采用两段式加热器,即燃烧用风首先经过汽机抽汽的低压段加热到约140℃,然后经过汽包抽汽的高压段加热到220℃,蒸汽加热后产生的疏水经过疏水管道最后分别进入除氧器。
上述预热器系统的缺点在于:1.由于汽包压力、温度较高,高压段疏水如果直接进入除氧器会造成进入除氧器内部压力温度较高,破坏除氧器热平衡,造成除氧器自身沸腾;2.上述系统高品质蒸汽的抽汽量较大,汽水损失也加大,造成大量的高品质能损失,同时热量回收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稳定的蒸汽空气预热系统,采用三段式预热器,即在预热器前端增设疏水过冷换热段,通过有效回收疏水热量,可有效解决预热器高压饱和疏水进入除氧器引起的自身沸腾问题,减少了汽机以及汽包抽汽量,保证了能量高效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段式蒸汽空气预热器,包括过冷段、低压段、高压段及进汽和疏水管道,三段式预热器的过冷段蛇形管、低压段蛇形管、高压段蛇形管布置在预热器箱体内部;高压段蛇形管与汽包抽汽管道相连,预热器运行时通过电动调节阀调节汽包抽汽量;汽包抽汽经过高压蛇形管与空气换热后变成饱和水,饱和水通过管进入过冷段蛇形管进一步与空气进行换热;低压段蛇形管与汽机抽汽管道相连,通过调节电动阀调节汽机抽汽量;预热器最后产生的过冷疏水和低压疏水分别通过管道和管道进入除氧器。
进一步的,在预热器箱体前后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预热器工作时,来自垃圾坑的燃烧用空气通过风机进入蒸汽空气预热器,依次经过高压疏水换热段、低压蒸汽换热段、高压蒸汽换热段进行分段加热。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蒸汽空气预热器,其中:高压段蒸汽来自汽包抽汽,蒸汽经过蛇形管换热后变成高压疏水,然后经过高压疏水管道进入高压疏水换热段换热,最后变成过冷水排出。低压换热段的抽汽来自汽机抽汽,经过低压换热段蛇形管后变成饱和水排出预热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示意图;
图中,1-过冷换热段蛇形管、2-低压换热段蛇形管、3-高压换热段蛇形管、4-高压饱和水管道、5-过冷疏水管道、6-疏水阀、7-电动调节阀、8-低压疏水管道、9-汽机抽汽管道、10-汽包抽汽管道、11-预热器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和典型实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蒸汽空气预热器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蒸汽空气预热器为三段式预热器,具体包括过冷段、低压段、高压段及进汽和疏水管道。参见图2,三段式预热器的过冷段蛇形管1、低压段蛇形管2、高压段蛇形管3布置在预热器箱体11内部;高压段蛇形管3与汽包抽汽管道10相连,预热器运行时可通过电动调节阀7调节汽包抽汽量;汽包抽汽经过高压蛇形管与空气换热后变成饱和水,饱和水通过管4进入过冷段蛇形管1进一步与空气进行换热;低压段蛇形管2与汽机抽汽管道9相连,通过调节电动阀7调节汽机抽汽量;预热器最后产生的过冷疏水和低压疏水分别通过管道5和管道8进入除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0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