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衩西服袖口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0788.9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8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博远;古立军;张金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亿都川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27/10 | 分类号: | A41D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徐旭栋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服 袖口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袖口制作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活衩西服袖口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西装又称作“西服”、“洋装”。西装是一种“舶来文化”,在中国,人们多把有翻领和驳头,三个衣兜,衣长在臀围线以下的上衣称作“西服”,这显然是中国人民对于来自西方的服装的称谓。中国改革开放后,西装进入内地市场。
西装穿着较为修身、干练,由于西装内部的袖口衬与袖片为分体结构,穿着时常会出现袖口衬向袖口外部滑动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袖口制作方法能够使制作出的西装避免袖口衬相对袖片滑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衩西服袖口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翻转袖片端部形成贴边,熨烫贴边形成贴边折线,将袖口衬与袖片固定缝合,使袖口衬与袖片套设在一起拉平,将袖片中部缝合位置形成的折边与袖口衬缝合;
步骤二:按照袖口划线勾大袖衩,将袖口衬与袖片在大袖衩位置对齐缝合,进行熨烫定型;
步骤三:外衩反面做线圈;
步骤四:根据线圈位置固定纽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袖口衬与袖片中部缝合位置形成的折边缝合至一起,使袖口衬与袖片固定,防止穿着过程中出现袖口衬向袖片方向滑动的情况,同时由于折边位于袖片和袖口衬之间可使其缝合无需做其他美观处理。
较佳的,袖片中部缝合位置的折边与袖口衬缝合前弯折至两侧进行熨平定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折边与袖片贴合,避免袖口衬与袖边出现间隙,影响穿着舒适度。
较佳的,弯折至两侧的折边分别与袖口衬相应位置缝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袖口衬与袖边的连接更加牢固,同时可防止单条缝合线对袖口衬造成破坏。
较佳的,在大袖衩分叉前端做与大袖衩垂直的压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线可起到对大袖衩的保护作用,防止大袖衩的开口处出现撕裂的情况。
较佳的,对大袖衩进行熨烫过程中先分别对外衩和内衩进行单独熨烫,后将外衩和内衩叠在一起沿大袖衩长度方向进行整体熨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独熨烫可使内衩和外衩本身变得平整,随后折叠至一起进行熨烫可使袖口整体变得整齐平坦,防止在内衩和外衩未定型时进行整体熨烫造成整体的偏斜。
较佳的,压线定位在距离大袖衩分叉前端0.5cm处,压线长度1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在保证外衩和内衩便于分离的情况下有效防止大袖衩部分发生开裂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袖口衬与袖片中部缝合位置形成的折边缝合至一起,使袖口衬与袖片固定,防止穿着过程中出现袖口衬向袖片方向滑动的情况,同时由于折边位于袖片和袖口衬之间可使其缝合无需做其他美观处理;
2、单独熨烫可使内衩和外衩本身变得平整,随后折叠至一起进行熨烫可使袖口整体变得整齐平坦,防止在内衩和外衩未定型时进行整体熨烫造成整体的偏斜;
3、压线可起到对大袖衩的保护作用,防止大袖衩的开口处出现撕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突出表现贴边示意图;
图2为突出表现折边与袖口衬缝合示意图;
图3为突出表现勾大袖衩过程示意图;
图4为突出表现线圈制作过程图;
图5为突出表现纽扣制作过程图。
附图标记:1、袖片;2、袖口衬;3、大袖衩;31、外衩;32、内衩;4、贴边;5、折边;6、压线;7、线圈;8、纽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活衩西服袖口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亿都川服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亿都川服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07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