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柱无氧退火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1966.X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8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崔锡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金越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8 | 分类号: | C22F1/08;C21D1/26;C21D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柱 铜缸 退火 退火处理 无氧退火 放入 装入 水槽 流动冷水 晾干 报废率 生铁屑 电炉 出炉 工步 炉门 填满 洗净 保温 加热 冷却 汽油 取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柱无氧退火工艺,包括以下工步:退火前将铜柱用汽油洗净晾干;将铜柱装入铜缸内;将铜缸放入电炉中,关好炉门;进行退火处理;铜缸出炉,将铜缸放入水槽中,用流动冷水冷却后,取出铜柱;其特征在于:铜柱装入铜缸后,在铜缸内填满生铁屑。退火处理时,加热温度在450℃~650℃之间,保温时间为100分钟~200分钟。本发明工艺可以有效防止铜柱退火时被氧化,减少铜柱的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工艺简单、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柱无氧退火工艺。
背景技术
铜柱是用来测量各种武器膛压的元件,它是铜柱测压系统的核心元件。它由铜锭经过反复拉拨制成铜线,然后车制而成的,铜柱应有良好的表面质量,且变形均匀。测压铜柱有锥形铜柱和柱形铜柱两种。铜柱退火是铜柱加工过程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退火的目的是为了细化晶粒组织,消除铜线反复拉拨和铜柱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铜柱退火用铜缸或铜盒装盛铜柱,辅料有石棉板、石棉绳、水玻璃、汽油、酒精、紫铜片、紫铜屑等。为了防止铜柱在退火时被氧化,在将铜柱装入铜缸(铜盒)时,未装满铜柱的空间填满紫铜屑,并用紫铜片、石棉板将铜柱和紫铜屑隔开,最后用石棉绳及水玻璃进行密封。当密封不严或者摆放铜柱后缸内有大量空气时,在退火时,空气中的氧就会和铜屑、铜柱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铜,使得铜柱表面有氧化斑痕,造成铜柱的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铜柱退火时被氧化,减少铜柱报废率的铜柱无氧退火工艺。
本发明工艺包括以下工步:退火前将铜柱用汽油洗净晾干;将铜柱装入铜缸内;将铜缸放入电炉中,关好炉门;进行退火处理;铜缸出炉,将铜缸放入水槽中,用流动冷水冷却后,取出铜柱;其特征在于:铜柱装入铜缸后,在铜缸内填满生铁屑。
本发明退火处理时,加热温度在450℃~650℃之间,保温时间为100分钟~200
分钟。
本发明退火处理时,加热温度在500℃~600℃之间,保温时间为120分钟~160分钟。
本发明工艺可以有效防止铜柱退火时被氧化,减少铜柱的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工艺简单、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铜柱的退火工序共分五个工步进行:
1.退火前将铜柱用汽油洗净晾干。
2.将铜柱装入铜缸(铜盒)内。
3.将铜缸(铜盒)放入电炉中,关好炉门。
4.进行退火处理,加热温度在450℃~650℃之间,保温时间为100分钟~200分钟,并做好记录。
5. 铜缸(铜盒)出炉,将铜缸(铜盒)放入水槽中,用流动冷水冷却后,取出铜柱。
本发明创造不同于原工艺之处在工步2。在装完铜柱后,铜缸(铜盒)内未装满铜柱的空间填满生铁屑,用生铁屑取代了紫铜屑;因为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它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当密封不严或缸内有大量空气时,在高温下,铁就会和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铁,消耗掉空气中的氧,而铜的活动性较弱,不会与氧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保护铜柱。
实施例1:
先将铜柱用汽油洗净晾干,再将铜柱装入铜缸(铜盒)内,铜缸(铜盒)内未装满铜柱的空间填满生铁屑,将铜缸(铜盒)放入电炉中,关好炉门。进行退火处理,加热温度在450℃~650℃之间,保温时间为100分钟~200分钟,并做好记录。铜缸(铜盒)出炉,将铜缸(铜盒)放入水槽中,用流动冷水冷却后,取出铜柱。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金越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金越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19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