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控液力驱动的井下压裂滑套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2234.2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平;张丽;王长利;代礼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艾拓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34/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控液力 驱动 井下 压裂滑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套,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控液力驱动的井下压裂滑套,包括上接头体、滑套阀芯、滑套阀体、先导阀、先导阀驱动机构、过渡连接体、电控系统腔体、下接头体、无线通信系统、电池组、驱动安装套和电控安装套,所述滑套阀芯滑动连接在上接头体与滑套阀体之间,所述先导阀驱动机构控制先导阀左右滑动,所述先导阀左右滑动调节滑套阀芯左右两端的压力,所述滑套阀芯左右滑动控制上接头体内外两端连通或封闭,所述先导阀驱动机构、无线通信系统和电池组均固定连接在驱动安装套内;本发发明解决了现有分层压裂技术中井下系统复杂、封堵效果不理想、滑套不可重复开关或任意层段开关,以及压裂效率低、施工压力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套,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控液力驱动的井下压裂滑套。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中、高渗透性油气田产量逐渐减少,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压裂是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也是超低、低渗透油层改造和中、高渗透油层解堵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各油藏均面临油水井层多、跨距大、物性差异大的问题,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油田层间矛盾越来越制约油藏纵向层间动用平衡,油井高渗透层动用程度大,出水多,低渗透层动用程度低甚至未动用。注水井高渗透层吸水指数高,强吸水,造成对应油井高渗层水窜,低渗层吸水性差,注水不见效。为了提高采收率,最大限度挖掘各油层潜能,针对油层的压裂改造意义重大。
现有分层压裂工艺主要有投球分层压裂工艺试验、填砂分层压裂工艺试验和双封隔器拖动分层压裂等。但这些工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投球分层压裂工艺中,裂缝的起裂情况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封堵率并不理想;填砂分层压裂工艺作业时间长,在上层压裂改造完成后,还需要压井进行冲砂作业,冲砂作业液体对上下油层伤害相对较严重,直接影响油井单井产量,并且如果两层层间距相对较小,下层则很难进行封堵;双封隔器拖动分层压裂虽然施工方便、速度快,但压完一层需放喷反洗,活动管柱,封隔器胶桶易损坏,压下一层时封隔器封隔效果难以确认。
目前分层压裂主要采用单孔滑套,为了增加分压层数,通常采用缩小滑套级差、增大或减小最小密封球尺寸等方法,增加了施工压力,限制了滑套内径的进一步缩小。多孔滑套的出现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同一层段滑套开关不可反复开关,不可任意层段开关,且限制了全井管柱的其他技术方法或设备的应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分层压裂技术中井下系统复杂、封堵效果不理想、滑套不可重复开关或任意层段开关,以及压裂效率低、施工压力大等问题,提供一种电控液力驱动的井下压裂滑套。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控液力驱动的井下压裂滑套,包括上接头体、滑套阀芯、滑套阀体、先导阀、先导阀驱动机构、过渡连接体、电控系统腔体、下接头体、无线通信系统、电池组、驱动安装套和电控安装套,所述上接头体、驱动安装套、过渡连接体、电控安装套和下接头体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滑套阀芯滑动连接在上接头体与滑套阀体之间,所述先导阀驱动机构控制先导阀左右滑动,所述先导阀左右滑动调节滑套阀芯左右两端的压力,所述滑套阀芯左右滑动控制上接头体内外两端连通或封闭,所述先导阀驱动机构、无线通信系统和电池组均固定连接在驱动安装套内,所述电控安装套上设置有电控系统腔体,所述先导阀驱动机构、无线通信系统和电池组均与电控系统腔体中设置的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电控液力驱动的井下压裂滑套,所述上接头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接头油孔,所述滑套阀芯的侧壁上设置有阀芯油孔,所述滑套阀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阀体油孔,所述接头油孔、阀芯油孔和阀体油孔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电控液力驱动的井下压裂滑套,所述上接头体和滑套阀体之间形成阀芯油道Ⅰ和阀芯油道Ⅱ,所述阀芯油道Ⅰ位于滑套阀芯的左端,所述阀芯油道Ⅱ位于滑套阀芯的右端,所述滑套阀体上设置有过渡油道,所述过渡油道的左端与阀芯油道Ⅰ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艾拓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艾拓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2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品防伪系统
- 下一篇:具有双屏幕的收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