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2504.X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1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芦莫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新区若水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一种茶叶的制作方法,包括茶叶和烘干设备;烘干设备包括烘盘和烘箱,烘盘为细金属丝编织成的细密平面网筛,具体制作步骤:(1)将刚摘回来的鲜嫩茶叶放在竹板上,用清水浸湿拧半干的干净毛巾将茶叶两面擦拭干(2)在烘盘上平铺一层白色吸附纸,将擦拭后的茶叶一片挨着一片平摊到烘盘上,再盖上一层白色吸附纸;(3)将摊满茶叶的烘盘一层层放进烘箱,每层之间设置固定空间;(4)设定85度烘烤,至茶叶叶面起白绒毛时取出;(5)冷却后密封防潮贮存,即开即泡,通过科学设计,合理设置,避免被传统制作方法所破坏原本营养成分和品质,达到保持原汁原味、脆绿鲜嫩、清香沁肺的有益效果,必将受到人们的喜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茶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传统饮品,还是中国古代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中国茶叶产地非常广泛,制作方法也是各有各的特长,目的是在尽量保证原有营养、品味、色泽的前提下把新鲜茶叶制作成干茶叶,能够长时间贮存,方便饮食。而对于一些稀少名茶就不可以用传统的制作方法来操作,否则会影响茶品的口感和色泽。鉴于此,就需要创造一种科学巧妙的茶叶制作方法,来达到味、色、香俱全的优质名茶饮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多年实践制作经验,发明一种保持原汁原味、脆绿鲜嫩、清香沁肺的名优茶叶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叶的制作方法,包括茶叶和烘干设备;所述的烘干设备包括烘盘和烘箱,所述的烘盘为细金属丝编织成的细密平面网筛。
具体制作步骤:
(1)将刚摘回来的鲜嫩茶叶放在竹板上,用清水浸湿拧半干的干净毛巾将茶叶两面擦拭干净;
(2)在所述的烘盘上平铺一层白色吸附纸,将擦拭后的茶叶一片挨着一片平摊到烘盘上,再盖上一层白色吸附纸;
(3)将摊满茶叶的烘盘一层层放进所述的烘箱,每层之间设置固定空间;
(4)设定85度烘烤,至茶叶叶面起白绒毛时取出;
(5)冷却后密封防潮贮存,即开即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一种茶叶的制作方法,通过科学设计,合理设置,避免被传统制作方法所破坏原本营养成分和品质,达到保持原汁原味、脆绿鲜嫩、清香沁肺的有益效果,必将受到人们的喜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一种茶叶的制作方法,包括茶叶和烘干设备;所述的烘干设备包括烘盘和烘箱,所述的烘盘为细金属丝编织成的细密平面网筛。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具体制作步骤:
(1)将刚摘回来的鲜嫩茶叶放在竹板上,用清水浸湿拧半干的干净毛巾将茶叶两面擦拭干净;
(2)在所述的烘盘上平铺一层白色吸附纸,将擦拭后的茶叶一片挨着一片平摊到烘盘上,再盖上一层白色吸附纸;
(3)将摊满茶叶的烘盘一层层放进所述的烘箱,每层之间设置固定空间;
(4)设定85度烘烤,至茶叶叶面起白绒毛时取出;
(5)冷却后密封防潮贮存,即开即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一种茶叶的制作方法,通过科学设计,合理设置,避免被传统制作方法所破坏原本营养成分和品质,达到保持原汁原味、脆绿鲜嫩、清香沁肺的有益效果,必将受到人们的喜爱。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有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全例。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新区若水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新区若水智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2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路障
- 下一篇:烷氧噻吩酰胺类ROCK抑制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