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间粉尘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2620.1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7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刘坦;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46/00;B08B15/00;B01D46/44;B01D46/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间 粉尘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设备,包括按照粉尘流向依次设置的粉尘收集装置、横置滤筒式集尘机和排烟装置,粉尘的流动通道上还设有引风机;粉尘收集装置与横置滤筒式集尘机连通,横置滤筒式集尘机与排烟装置连通;横置滤筒式集尘机设有至少一粉尘处理仓,每一粉尘处理仓皆包括第一支架、仓体、废气进气口、净气出气口和集尘斗。采用本发明能够对车间的粉尘进行集中处理,不仅能够阻挡大粒径的粉尘进入滤筒内,还能够均流进入设备内的粉尘气流,降低滤筒外壁粉尘气流的流动速度,提高滤筒的过滤效果,提高排出气体的洁净度,气体中的灰尘浓度≤30mg/m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工业粉尘处理的集尘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粉尘,这种工业粉尘的散发会破坏车间空气环境,进而危害操作员工的身体健康以及损坏车间机器设备,若任意排放还会污染大气环境造成社会公害,因此对工业粉尘恰当的处理,有利于改善车间操作空气环境和防止大气污染。
当前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将工业粉尘经过除尘器处理后再排放,但是现有除尘器进气口的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粉尘从进气口进入除尘器后不能均流到各滤筒,大量气流从滤筒通过时容易破坏滤筒的结构,而且粒径较大的粉尘会直接嵌入滤筒的滤材中,也会破坏滤筒的结构,这些都会降低滤筒的使用寿命。
比如中国专利《粉尘废气处理装置》,申请公布号:CN 104258664A,公开了一种粉尘处理设备,目前针对这种粉尘废气的处理方法大多是采用分段多级联合处理的工艺来对烟气污染企业产生的粉尘和废气进行环保治理,即处理废气和粉尘一般是在不同的处理系统内进行,分段多级联合处理的工艺虽然达到了处理废气或粉尘达标的目的,但处理装置设施占地面积增大,操作管理不便,设备投资成本大,处理流程长,处理费用高,此外,在现有的粉尘处理过程中,由于受设备结构和处理效果的限制,很难达到100mg/m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领域技术人员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新型的车间粉尘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设备,能够对车间的粉尘进行集中处理,不仅能够阻挡大粒径的粉尘进入滤筒内,还能够均流进入设备内的粉尘气流,降低滤筒外壁粉尘气流的流动速度,提高滤筒的过滤效果,提高排出气体的洁净度,气体中的灰尘浓度≤30mg/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设备,包括按照粉尘流向依次设置的粉尘收集装置、横置滤筒式集尘机和排烟装置,所述粉尘的流动通道上还设有引风机;所述粉尘收集装置与所述横置滤筒式集尘机连通,所述横置滤筒式集尘机与所述排烟装置连通;
所述粉尘收集装置包括粉尘收集主管和与所述粉尘收集主管连通的若干个粉尘收集单元,每一粉尘收集单元皆包括气罩和粉尘收集支管,所述粉尘收集支管与所述气罩连接,每一所述粉尘收集支管皆设有电动阀门,对应的气罩设有控制开关,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磁阀实现对应气罩的吸尘与否;
所述横置滤筒式集尘机设有至少一粉尘处理仓,每一粉尘处理仓皆包括第一支架、仓体、废气进气口、净气出气口和集尘斗,所述仓体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废气进气口位于所述仓体的上端,所述净气出气口位于所述仓体的下侧壁,所述集尘斗位于所述仓体的下方;
所述仓体的内部设有垂直于所述仓体的顶部的分隔板且在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与所述废气进气口连通的集尘室和与所述净气出气口连通的洁净室,所述分隔板的下端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集尘室和所述洁净室;
所述集尘室内均匀分布有若干列固定杆和若干个滤筒,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仓体的侧壁固定且另一端与所述分隔板固定,所述滤筒与所述固定杆一一对应且套装于所述固定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26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