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多弹串联发射火炮的前置喷管式电磁式减后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2754.3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0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程诚;王翀;周正炜;张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A25/00 | 分类号: | F41A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串联 发射 火炮 前置 喷管 电磁式 后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弹串联发射火炮的前置喷管式电磁式减后坐装置,其由火炮身管、前置喷管、电磁式开闭合装置、电动步进机构、电子控制器构成。前置喷管与身管之间设有导气孔,使得运动弹丸后部的高压火药气体提前从喷管排出;同时通过电磁式开闭合装置控制不同弹丸连续发射时的导气孔打开时间和开度。本发明有效减小了多弹串联超高射频发射时的后坐力,降低了后发弹丸发射前的弹头阻力,提高了发射频率,保证了多发弹丸超高射频发射的内弹道初速一致性。本发明也可用于常规火炮减后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弹串联武器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弹串联发射火炮的前置喷管式电磁式减后坐装置。
背景技术
超高射频武器(也称为金属风暴武器)是一种新概念武器,虽然采用常规发射药,但是其结构设计和发射原理与常规火炮有本质的区别,其没有供弹机构、复进装置和抛壳机构等一系列活动部件,剩下发射身管、常规弹药和电子线路,使用多弹串联叠装技术和电子点火技术,通过电子脉冲点火连续不断地将弹丸从身管内发射出去,实现对各弹药发射顺序以及发射时间间隔的有效控制,具有高射频、威力大、可控性高等特点。超高射频多弹串联发射可广泛用于单兵轻武器、非致命性反恐武器、区域密集攻击武器、近程反导武器、民用消防等领域,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目前对于超高射频武器的报道主要集中在超高射频多弹电子点火技术、串联弹丸密封技术、多弹串联结构设计等工程样机的技术验证方面,但其还存在多方面问题,如:减后坐问题、多弹发射内弹道一致性问题。现虽有多种针对常规火炮的减后坐装置,但均不能满足多弹串联超高射频发射时的内弹道初速一致性要求,故需要一种新的减后坐方式来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弹串联发射火炮的前置喷管式电磁式减后坐装置,有效减小多弹串联超高射频发射时的后坐力,降低后发弹丸发射前的弹头阻力,提高发射频率,保证了发弹丸超高射频发射的内弹道初速一致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用于多弹串联发射火炮的前置喷管式电磁式减后坐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平台、身管、计算机、前置喷管和开闭合机构;前置喷管加装在身管上,喷管方向与身管方向平行;多发弹丸依次排列于身管内部;开闭合机构位于前置喷管前端,可在水平方向上沿前置喷管轴线运动,计算机与电子控制平台由信号传输线连接,电子控制平台分别与电子点火装置、开闭合机构中的步进机构及线圈相连接。
所述前置喷管与身管膛内空间由导气孔联通,导气孔位于未发射时沿弹丸发射方向所有弹丸前方。
所述开闭合结构腔室外侧设置步进机构,内侧包含依次排列的限位活塞、复位弹簧、磁性材料挡板、阀门结构;限位活塞后方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由线圈缠绕并通过信号传输线与电子控制平台连接,限位活塞后方连接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紧压磁性材料挡板,磁性材料挡板通过连杆连接阀门结构;阀门结构位于导气孔上方且不工作时阀门结构堵住导气孔。
当线圈中接通电流时,产生磁性,且磁极为与磁性材料挡板相吸引。
所述前置喷管为扩张喷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能够减小超高射频武器的减后力;(2)能够提高超高射频武器的射击频率;(3)能够保证弹丸初速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开闭合结构细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结构为在多弹串联发射火炮的身管上加装一个前置喷管,喷管的开合时间及开度由开闭合结构控制,开闭合结构由电子控制平台依据计算机参数进行控制。在弹丸发射前,开闭合结构为闭合状态,保证膛内气密性;当弹丸运行到预先设定时间时,开闭合机构在电子控制平台控制下打开,导气孔将前置喷管与火炮身管联通,腔内高压气体通过导气孔喷出;当弹丸离开炮口时,开闭合机构在电子控制平台控制下关闭,导气孔关闭,回复到弹丸发射初始状态。
为达到设计要求,解决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27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