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动态授权的电子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3340.2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3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韩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标制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锁 鉴权中心 电子锁系统 互联网连接 授权码 鉴权 互联网 计算机服务器 使用者希望 动态授权 授权信息 信息终端 开锁 注销 许可 保存 授权 灵活 | ||
1.一种基于互联网动态授权的电子锁系统由鉴权中心A、电子锁临时使用者U的终端装置T和锁体L三部分组成,锁体中有锁机构部分和控制部分,其中控制部分由微处理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网络连接控制器,可选择的用于读取外部存储媒介上的授权码用的输入控制器组成,通过一个输出驱动器以驱动锁机构部分工作,其特征在于:
系统中电子锁本体L和临时使用者使用的信息终端T通过互联网与鉴权中心A连接,每个电子锁的识别信息S可以根据其电子锁管理者的意愿随时在鉴权中心A进行登记或注销,每个临时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把自己的识别信息U随时在鉴权中心A进行登记或注销,当特定电子锁L的识别信息S和特定临时使用者的识别信息U都同时在鉴权中心A进行了登记的情况下,临时使用者通过信息终端T选择希望打开的特定电子锁和特定时间,然后把该授权请求Q发送给鉴权中心A,若授权请求Q符合要求,鉴权中心A把Q保存为一个授权记录R并使其对应一个授权码P交给临时使用者,当临时使用者在上述特定时间希望打开上述特定电子锁时,临时使用者可以使用授权码P开锁,开锁时鉴权中心A通过授权码P来取得对应的上述授权记录R,若可以找到对应的授权记录R,并且当时开锁条件符合R中的授权条件时,则通过发送允许开锁指令C给上述识别信息为S的特定电子锁L,特定电子锁L在确认C后驱动锁机构开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系统,其特征是授权码P为一个单次或多次使用的随机数或伪随机数,该随机数或伪随机数可以经过或不经过特定算法的转换后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系统,其特征是授权码P为固定不变的唯一识别码、电话号码、用户名、证件号码、金融机构账号、互联网ID、电子信箱地址、IP地址、MAC地址、硬件编码、模式识别特征数据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组合的数据形式,该数据可以经过或不经过算法的转换后作为授权码P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系统,其特征是临时使用者使用授权码P开锁时在电子锁L上使用特定方式输入授权码P,由电子锁L向鉴权中心A提交鉴权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系统,其特征是临时使用者使用授权码P开锁时不需在电子锁L上输入授权码P,而是使用终端装置向鉴权中心提交希望开锁的鉴权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系统,其特征是开锁条件为开锁时的日期时间在授权记录R中的授权时间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系统,其特征是开锁条件为开锁时该次授权期间已经开锁的次数小于等于授权记录R中的授权总开锁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系统,其特征是电子锁临时使用者U的终端装置T为个人电脑、PDA、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移动互联网设备、MID、游戏机、媒体播放器、平板电脑、车载智能设备、穿戴式智能设备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组合的形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系统,其特征是临时使用者使用的信息终端T与鉴权中心A的数据传输可以使用移动电话网络数据服务、无线数据接入服务、Wi-Fi、Bluetooth、3G、4G、GPRS、EDGE、HSDPA、ADSL、TD-SCDMA、WCDMA、CDMA2000、TD-LTE、FDD-LTE、WiMAX、电力线网络接入服务、有线网络接入服务、光纤宽带网路接入服务、以太网、使用线缆连接的网络通信服务、使用射频通信的网络通信服务、使用光通信的网络通信服务、使用音频通信的网络通信服务、使用量子效应进行通信的网络通信服务、短信息服务、自动语音话务代理服务、人工话务代理服务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组合的形式。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系统,其特征是授权码P输入时可以使用一维条码、二维条码、打孔卡、磁卡、IC卡、RFID、NFC、USB存储器、信息纽扣、闪存数据存储装置、通过数据线连接的数据通信装置、通过电磁感应耦合方式进行通信的数据通信装置、无线射频数据通信装置、音频数据通信装置、红外线数据通信装置、不可见光数据通信装置、可见光数据通信装置、电子钥匙、文字识别装置、OCR、指纹识别装置、面部识别装置、语音识别装置、虹膜扫描识别装置、生物识别装置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数据输入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标制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标制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33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动态授权的电子锁系统
- 下一篇:基于多生物特征的安检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