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力梁喷丸检测夹具及使用该夹具进行喷丸检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5667.3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5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薛丰盛;刘佳良;吴华庚;杨忠鲁;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建新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B24C1/00;G01N1/28;G01N21/84;G01N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 |
地址: | 315033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力 梁喷丸 检测 夹具 使用 进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力梁喷丸检测夹具,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上述扭力梁喷丸检测夹具进行喷丸检测的方法,该扭力梁喷丸检测夹具,包括第一扭力梁样件、第二扭力梁样件、外表面支架和内表面支架,外表面支架和内表面支架上均设置有阿尔门试片,第一扭力梁样件和第二扭力梁样件上还分别开始有容置槽,外表面支架和内表面支架安装在容置槽内,便于阿尔门试片代替原有型面进行喷丸检测,这样的结构设计,结构较为简单,支架通过螺钉与扭力梁装配,十分方便,无论内表面支架还是外表面支架,其上安装的阿尔门试片均与扭力梁的外表面或内表面齐平,使检测的型面与扭力梁原有的型面有较好的一致性,检测结果更为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扭力梁喷丸检测夹具。
背景技术
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机械部件,长时间处于交变扭转载荷的恶劣工况下,如飞机引擎压缩机叶片、机身结构件、汽车传动系统零件等,这些零件往往需要具备较高的疲劳性能,才能应对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喷丸强化可以改善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耐磨性和粗糙度等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关键机械零件的处理。
汽车扭力梁作为汽车后桥的主要部件,很多时候需要面临汽车的转向、过坎、转弯等复杂工况,为了满足疲劳寿命要求,常用的工艺方法是在扭力梁关键区域进行喷丸强化。喷丸强化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喷丸强度,在阿尔门试验中,喷丸强度的表征为阿尔门试片变形的拱高,因此在试验过程中,先测量试片原有变形,然后将卡好该试片的工装置于喷丸箱内,采用与工件相同的工艺进行喷射,结束后取下试片测量变形拱高即可,这就需要一种将阿尔门试片固定于工件上的夹具。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设计的夹具结构需要与待喷丸的关键区域的型面有较好的一致性,如专利号为CN201420727100.X(授权公告号为CN204413871U)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可调式阿尔门试片固定夹具》,该夹具在阿尔门试片固定块上设有用于与刻度盘对准的基准标识,指针的回转点通过内六角螺钉与刻度盘连接,指针的指示点通过内六角螺钉将阿尔门试片固定块固定在环状导向凹槽内,阿尔门试片固定块可通过调整其方向来模拟不同喷丸表面的方向。
但在汽车扭力梁的喷丸检测中,由于扭力梁型面复杂,如果要保证夹具结构与扭力梁喷丸区域的型面一致性,会导致夹具结构复杂、设计加工困难、费用太高;如果一致性不好,则会导致检测结果误差太大。
因此,喷丸检测夹具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载的阿尔门试片与喷丸区域型面一致性好的扭力梁喷丸检测夹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使用该扭力梁喷丸检测夹具进行扭力梁喷丸检测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扭力梁喷丸检测夹具,包括第一扭力梁样件、第二扭力梁样件、外表面支架和内表面支架,所述第一扭力梁样件和第二扭力梁样件均为具有内表面的中空结构,所述外表面支架和内表面支架上均设置有阿尔门试片,所述第一扭力梁样件上开设有外表面安装槽,所述外表面支架容置于所述外表面安装槽内,并保持阿尔门试片与其左右两侧的外表面齐平;所述第二扭力梁样件上开设有内表面安装槽,所述内表面支架容置于所述内表面安装槽内,并保持阿尔门试片与其左右两侧的扭力梁内表面齐平。
优选地,所述第一扭力梁样件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至少6个外表面安装槽,各所述外表面安装槽内对应的安装有所述的外表面支架;所述第二扭力梁样件的内表面开设有至少3个内表面安装槽,各所述内表面安装槽内对应的安装有所述的内表面支架。
具体地,所述第一扭力梁样件和第二扭力梁样件上表面均具有沿长度方向贯穿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位于二者之间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表面为第一弧面,所述第二侧壁上表面为第二弧面,所述第一侧壁与底壁之间弧形过渡形成第三弧面,所述第二侧壁与底壁之间弧形过渡形成第四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建新底盘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建新底盘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5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污水收集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