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盘管椭圆度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8198.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2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郭闻政;刘俊彪;李强;胡庭铭;陈文峰;常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1/00 | 分类号: | B21D21/00;B21D7/08;B21D3/02;B21D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符莹莹 |
地址: | 40226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矫直辊 深槽 相对设置 矫正单元 水平矫正 椭圆管 加工通道 控制系统 垂直 铜盘管 椭圆度 变形技术 夹送装置 生产系统 椭圆单元 椭圆铜管 弯折单元 中间环节 盘管 缠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盘管椭圆度控制系统,涉及盘管生产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夹送装置、水平矫正单元、垂直矫正单元、预椭圆单元和弯折单元,所述水平矫正单元包括:深槽矫直辊;所述深槽矫直辊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所述深槽矫直辊之间形成有椭圆管加工通道,经过所述水平矫正单元的所述椭圆管进入所述垂直矫正单元内;所述垂直矫正单元包括:深槽矫直辊;所述深槽矫直辊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所述深槽矫直辊之间形成有椭圆管加工通道,解决了椭圆铜管容易在缠绕或者中间环节出现变形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管生产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铜盘管椭圆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铜盘管是一种常用的有色金属管材。其是由铜管或铜合金管材坯料坯料缠绕成定径盘管制作而成。常规的铜盘管(包括铜和铜合金等,除了材料不一样外,其基本结构均相同,故以下均称铜盘管)的原始管材,经轧拉后卷曲成大外径铜管,管材坯料经过多道次拉拔至成品,或经在线退火使其变软,再加工成成品,然后移送至缠绕工序,利用卷盘机将管材缠绕成小盘径的定径盘管后,运送至热处理工序的退火炉进行退火、包装,最后交付用户。
现有技术生产的铜盘管成品,铜管椭圆度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在铜管卷盘缠绕前按照一定比例预椭圆一下,铜盘管圆度才能达到一定要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铜盘管椭圆度控制系统,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椭圆铜管容易在缠绕或者中间环节出现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铜盘管椭圆度控制系统,包括:夹送装置、水平矫正单元、垂直矫正单元、预椭圆单元和弯折单元,所述水平矫正单元包括:深槽矫直辊;
所述深槽矫直辊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所述深槽矫直辊之间形成有椭圆管加工通道,经过所述水平矫正单元的所述椭圆管进入所述垂直矫正单元内;
所述垂直矫正单元包括:深槽矫直辊;
所述深槽矫直辊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所述深槽矫直辊之间形成有椭圆管加工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单元包括:弯辊和预椭圆辊;
所述弯辊与所述预椭圆辊配合使用,以使所述椭圆管从所述弯辊与所述预椭圆辊形成的加工通道内通过,完成对所述椭圆管的弯折缠绕。
进一步地,所述夹送装置包括:浅槽矫直辊;
所述浅槽矫直辊相对设置,通过相对设置的所述浅槽矫直辊将所述椭圆管夹送至下一操作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预椭圆单元包括:预椭圆辊;
所述预椭圆辊的长轴D的范围为:120mm-134mm。
进一步地,所述预椭圆辊的两个槽口的距离d的范围为: 112mm-118mm。
进一步地,所述槽口的深度r1的范围为:1mm-12mm。
进一步地,所述槽口的宽度r2的范围为:2-14mm。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单元用于使所述预椭圆单元加工出来的所述椭圆管的应力进行中和,以使得所述椭圆管的整体强度增强。
进一步地,所述夹送装置将需要加工的所述椭圆管输送至所述水平矫直单元;
所述水平矫直单元设置有一组深槽矫直辊;
从所述水平矫直单元出来的所述椭圆管进入所述垂直矫直单元;
所述垂直矫直单元设置有一组深槽矫直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81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门槛板滚压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环保型冲压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