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诱导成熟种子愈伤组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8859.X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4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栋;刘佳音;卞士权;徐春莹;罗碧;米铁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李冰 |
地址: | 26604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愈伤组织 成熟种子 水稻成熟种子 高效诱导 组织培养 培养基 暗处理 去壳 脱分化培养基 愈伤组织诱导 水稻成熟胚 光照处理 恒温光照 烘干处理 水稻品种 种子烘干 脱分化 诱导率 组培室 烘干 诱导 观察 配置 统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诱导成熟种子愈伤组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种子烘干;B.接入培养基;C.恒温光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D.观察统计诱导率。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A.将水稻成熟种子去壳并烘干处理。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配置脱分化培养基,并将去壳已烘干的水稻成熟种子在组培室的超净台上接入培养基内。本发明方法在对水稻品种武育粳7号进行成熟种子组织培养的实验中,在愈伤组织脱分化诱导阶段采取了光照处理。通过与暗处理结果相比,其愈伤组织的获得率和质量均比暗处理较好。本发明此项技术为首次报道,可作为将来的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组织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率从水稻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于20世纪初,经过多年发展,其已广泛应用于植物的快速繁殖、品种改良,基因工程育种、种质资源保存、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现代农业和医药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包含脱分化和再分化,其中脱分化即植物的组织和器官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为愈伤组织进一步形成新的植株。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关于水稻组织培养的研究工作已有许多相关报道。根据前人研究结果可知,已有用根尖、节、盾片、叶鞘、胚芽鞘、花药、胚囊、幼胚、叶片和幼穗组织成功进行离体再生培养的报道,但选择上面的水稻材料均有受到环境和季节时间的限制,无法随时取材,随时进行培养,这便造成了难以满足常年试验的要求的困难局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水稻组培的工作重点放在水稻成熟种子上面,即水稻水稻的成熟胚。郑文静等以成熟胚、幼胚、幼穗及花药为外植体,进行水稻组织培养,考察相同培养条件下4种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幼苗率。结果显示,以水稻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组培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同时选择水稻成熟胚进行组培时,其选择的时间和操作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简便性。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用转基因方法改良水稻品种奠定了技术基础。
由于水稻的基因型,外植体来源,培养基,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渗透压、固化剂以及培养温度、光照等因素的不同,往往导致水稻成熟种子胚组织的脱分化和再分化不同。其中成熟胚组织的脱分化是水稻组织培养的过程中第一步也是极其关键的步骤,较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便可导致所获得的愈伤组织质量较差,无法满足后续的试验需求,需要重复做很多遍才能达到最终预期,甚至无法满足。因此在水稻成熟胚组织愈伤组织的实验过程中,愈伤组织的脱分化诱导是极其需要注意的。
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组织的脱分化阶段是需要在适宜的培养基和一定的光照、温度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光照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植物组织的脱分化是需要在暗环境下进行,原因是因为植物愈伤组织诱导阶段的暗培养有利于细胞的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如果在光照条件下容易分化产生维管等组织,不利于产生大量的愈伤组织。
水稻成熟胚组织愈伤组织诱导阶段也需要在暗环境下进行处理,而未见在光下进行水稻成熟胚组织诱导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效诱导成熟种子愈伤组织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在对水稻品种武育粳7号进行成熟种子组织培养的实验中,在愈伤组织脱分化诱导阶段采取了光照处理(L/N=16h/8h)。通过与暗处理结果相比,其愈伤组织的获得率和质量均比暗处理较好。本发明此项技术为首次报道,可作为将来的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诱导成熟种子愈伤组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种子烘干;
B.接入培养基;
C.恒温光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D.观察统计诱导率。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A.将水稻成熟种子去壳并烘干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88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剪切功能的组培镊子
- 下一篇:一种绿竹组培培养基及其组织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