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9307.0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4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栋;刘佳音;张继雨;邵晓宇;张佩;王晶;葛旭娟;米铁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李冰 |
地址: | 26604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肥 水稻插秧 营养元素 抗倒伏 挥发 水稻 耕翻 肥料 抗倒伏性 分蘖肥 土壤 育秧 硅肥 插秧 钾肥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础施肥;(2).育秧;(3).插秧;(4).施分蘖肥;(5).施穗肥。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1).基础施肥:水稻插秧前,每公顷施入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倒伏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一般情况倒伏可引起减产15%~20%,严重时可达30%甚至绝产。近年来,随着高产水稻品种不断的引进和推广,单穗质量增加的同时也增大了植株茎杆部分的负荷,这对于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无疑是新挑战。
另外许多农民为了提高产量,经常大量施用氮肥,加之种植密度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导致水稻后期大面积出现倒伏。既影响了产量的提高,又制约了机械化收割,大幅增加水稻生产成本。近年来灾害性天气的增加,也使水稻成熟期倒伏问题越发严重。
倒伏使水稻光合产物的形成、运输和储存受阻,结实率明显降低,限制产量潜力的发挥,同时收获损失加重,导致水稻产量下降,倒伏还使稻米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升高,淀粉崩解值和最高粘度降低。如遇阴雨天气则引起霉变和穗发芽,使稻米的品质和食味变差。
倒伏包括根倒伏和茎倒伏两个方面,根倒伏主要是由于水稻根系入土较浅、下层根发育差引起,而茎倒伏主要是由于茎基部较细、机械组织不发达引起。品种类型、栽培措施均对水稻抗倒伏性能有重要影响。在植物生理学上讲,水稻倒伏现象是水稻经过抽穗期后,植株重心由茎部向顶端穗部逐渐转移,茎杆受力点随穗重和茎杆长度的不断增加而上升,同时,穗部代谢旺盛而茎杆生长趋于缓慢,支撑力下降。
这样在承受重量的不断增加和茎杆承载力下降的双重影响下就会引发倒伏现象。水稻发生倒伏后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水稻叶片光合作用效率明显下降,茎杆中输导组织受损,养分供应不畅,如发生茎秆弯折则会严重破坏茎秆的输导组织,影响光合产物由叶片向上端穗部的输送,如果茎秆折断则直接中断光合作用导致籽粒灌浆停止,进而影响作物品质。
二、倒伏会影响水稻干物质形成、运输和储存,结实率会大幅降低,限制产量潜力的表现。
三、倒伏会打乱水稻叶片的正常分布秩序,使群体小环境透光性变差,影响群体整体结构。四、倒伏时田间湿度较大,极易引发植株下部叶片枯黄腐烂,部分稻粒发生霉变和发芽,叶面积光合效率迅速下降,品质严重下降。
引起水稻倒伏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品种本身特性、水肥管理不当、栽培密度过大以及病虫害发生,大穗型品种高产水稻较易发生倒伏现象。在品种确定,综合天气和病虫害等不确定因素前提下,其中施肥是其中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合理的施肥有助于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而施肥不合理往往造成倒伏。施肥过量是引起倒伏的重要原因,伴随水稻高产品种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氮肥水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而氮素供应过多,易引发植株徒长,而氮素不足会使水稻植株根茎叶光合作用等生理机能降低,抽穗期后下部叶片和叶鞘会过早失水干枯,对极端天气、病虫害等不良外界环境条件抵抗力降低,引发倒伏。除氮肥以外,硅钾肥也会对水稻抗倒伏有较大影响。其中,水稻基部茎壁厚度、韧性与茎秆中SiO2和K2O含量密切相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9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稻米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珠子参快速繁育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