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密度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9376.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4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伟;闫伟;杨长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佩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9/02 | 分类号: | G01N9/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胡锋锋;吴雪健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溶液 密度检测单元 称量机构 吊装机构 升降机构 密度检测 载物台 检测 智能 滑动安装 升降运动 物品放置 智能设备 质量变化 浸没 称量 吊装 测量 承载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密度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密度检测单元,该密度检测单元包括称量机构、吊装机构、测量溶液池和升降机构,所述称量机构下部设置有吊装机构,该吊装机构用吊装待测物品,所述的测量溶液池滑动安装于吊装机构的下部,测量溶液池下部设置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测量溶液池进行升降运动;载物台单元,该载物台单元用于承载待测物品。本发明将待测物品放置在密度检测单元的称量机构上进行称量,得到待测物品的质量为m物,再将待测物品浸没在密度检测单元的测量溶液池后,测量称量机构的质量变化为Δm,从而检测待测物品的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密度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物质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通常固体密度的粗略检测是用称量样品质量m,计算样品体积V,再计算出密度ρ。但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就很难准确算出体积V,因而计算出的结果密度ρ是粗略的、不精确的。也有改用排水法测量体积V,但是现有并没有专门的检测设备;特别是针对危化物品的密度检测,由于没有相应的自动化检测设备,使得不规则形状危化物品的密度检测成为了技术上的难题,使得现有的技术人员难以有效的分析危化物品的各种物理参数。因而,有必要研发一种固体密度检测设备。
经检索,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固体密度的检测方法人(申请号:201410504931.5,申请日:2014-09-27),备一可支承或压着待测固体浸入液体中的异形砝码,砝码具有已知的体积V1和质量ml,且不浸润液体;称量待测固体的质量m2;称量异形砝码连同待测固体浸入已知密度ρ液液体中的重量m3;由式求得待测固体的密度ρ固。采用上述方法的检测装置,其包括有称、盛装液体的容器、以及分隔有上腔和下腔的异形砝码,其中砝码的上腔和下腔之间开设有连通孔。采用该设备可以对密度进行检测,但是检测密度的准确性较差,且难以修正。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自动化的密度检测设备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密度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称量机构检测得到待测物品的质量和浸没在熔池中的质量,进而检测待测物品的密度,可以提高密度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密度检测设备,密度检测单元,该密度检测单元包括称量机构、吊装机构、测量溶液池和升降机构,所述称量机构下部设置有吊装机构,该吊装机构用吊装待测物品,所述的测量溶液池滑动安装于吊装机构的下部,测量溶液池下部设置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测量溶液池进行升降运动;载物台单元,该载物台单元用于承载待测物品。
优选地,还包括检测单元框架,检测单元框架包括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和竖直支撑架,顶部支撑板与底部支撑板保持平行,竖直支撑架设置于顶部支撑板和底部支撑板之间,所述的称量机构设置于顶部支撑板上,升降机构设置于底部支撑板上。
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升降传动杆和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上设置有进给螺杆,该驱动部件的上部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上设置有与进给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驱动部件通过进给螺杆驱动升降板进行升降运动,所述升降板的上部设置有升降传动杆,该升降传动杆的顶部与测量溶液池相连。
优选地,测量溶液池的下部设置有下称量部件,该下称量部件用于称量测量溶液池的质量。
优选地,吊装机构包括吊装杆、吊篮架和吊篮挂板,所述的吊装杆的顶部通过挂钩与称量机构相连,吊装杆下部通过铰链与吊篮架相连,所述吊篮架的底部设置有吊篮挂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佩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佩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9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