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场景适用的柴油加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9639.9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隆节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12 | 分类号: | F28F1/12;F28F9/02;F28F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场景 适用 柴油 加热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场景适用的柴油加热器,包括箱体、加热组件、导线、控制操作器以及油位指示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装配在箱体内部,所述导线上端与加热组件相连接,所述导线下端与控制操作器相连接,所述油位指示组件装配在加热组件内部上端,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进油管、油箱、支架、冷风进管、壳体、加热管、助燃风管、排烟管、加热管支架、KAP风管、散热机构、油管一、电磁泵、油管二、柴油过滤器以及油管三,所述油位指示组件包括固定环、拉绳、固定筒、固定架、连接环以及泡沫圆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达到了简化安装操作的目的,移动携带方便,适应性好,还实现了判断油箱中柴油液位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多场景适用的柴油加热器,属于取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家用取暖器结构复杂,通常镶嵌在墙体上,安装操作繁琐,不便于移动,所以需要一种多场景适用的柴油加热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场景适用的柴油加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场景适用的柴油加热器,包括箱体、加热组件、导线、控制操作器以及油位指示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装配在箱体内部,所述导线上端与加热组件相连接,所述导线下端与控制操作器相连接,所述油位指示组件装配在加热组件内部上端,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进油管、油箱、支架、冷风进管、壳体、加热管、助燃风管、排烟管、加热管支架、KAP风管、散热机构、油管一、电磁泵、油管二、柴油过滤器以及油管三,所述油位指示组件包括固定环、拉绳、固定筒、固定架、连接环以及泡沫圆柱。
进一步地,在所述加热组件中,所述进油管上端穿过箱体,并延伸至箱体上侧,所述进油管下端与油箱相连接,所述支架固定在箱体内部后侧面,所述油箱装配在支架内部,所述油管三上端连接在油箱下端,所述油管下端与柴油过滤器相连接,所述柴油过滤器下端与油管二上端相连接,所述油管二下端连接在电磁泵上端,所述电磁泵通过电磁泵固定夹安装在箱体内部,所述油管一上端连接在电磁泵下端,所述油管一下端与壳体内部相连接,所述加热管通过加热管支架装配在壳体内部,所述加热管支架安装在壳体下端,所述冷风进管装配在壳体左端,且冷风进管左端穿过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左侧,所述冷风进管右端与加热管相连通,所述KAP风管装配在壳体右端,所述KAP风管左端与加热管相通,所述KAP风管右端穿过箱体右侧面,所述助燃风管右端通过助燃风管卡箍连接在壳体下端,所述助燃风管左端穿过箱体左侧面,并延伸至箱体左侧,所述排烟管右端通过排烟管卡箍连接在壳体下端,所述排烟管左端穿过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左侧,所述散热机构连接在箱体后端,且散热机构与KAP风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上端装配有密封盖,所述电磁泵通过电线与电源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电磁泵运行,将油箱中的柴油通过油管一以及油管二输送至油管三内部,柴油经过柴油过滤器时,柴油过滤器将柴油中的杂质阻挡,柴油通过油管三输送至壳体内部,同时助燃空气通过助燃风管流动至壳体内部进行助燃,对加热管进行加热,燃烧后的废气通过排烟管排出,冷风通过冷风进管输入至加热管内部,将加热管的热量携带变成热风,并通过KAP风管输出至散热机构中,结构简单,安装以及携带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连接头、热风输送管、热风入口、腔体一、腔体二、腔体三、气流出口以及散热排管,所述连接头通过螺钉连接在KAP风管右侧的箱体右端面,所述热风输送管左端连接在连接头右端,所述热风输送管右端与热风入口相连接,所述热风入口开设在散热排管左端下部位置,所述热风口与腔体一相连通,所述腔体一上端右部位置与腔体二相连接,所述腔体二右端下部位置与腔体三相连接,所述腔体三右端上部位置与气流出口相连接,所述气流出口开设在散热排管右端上部位置,在实际使用时,热风通过热风输送管输送至热风入口,从而热风依次经过腔体一、腔体二以及腔体三,热风携带的热量通过散热排管进行发散后,通过气流出口排出,散热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隆节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隆节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96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高温低吸水率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超高压不锈钢空心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