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的混合PET塑料制品的再循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9985.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7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恩博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京滨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质酶 再循环 解聚 环保型 脂肪酶 单体和/或低聚物 宏基因组文库 生物学改性 预处理步骤 塑料材料 制品机械 暴露 酯酶 微生物 合成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环保型的混合PET塑料制品的再循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混合PET塑料制品暴露于解聚酶,并回收单体和/或低聚物,所述解聚酶选自角质酶、脂肪酶和酯酶,所述角质酶选自宏基因组文库或选自合成角质酶的微生物,所述混合PET塑料制品在暴露于所述解聚酶之前的预处理步骤,以将所述混合PET塑料制品机械和/或物理和/或化学和/或生物学改性;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于使包含不同塑料材料的逐个层的混合PET塑料制品再循环,所述层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厚度等。所述层可以完全、或仅仅部分重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的混合PET塑料制品的再循环方法。
背景技术
PET是世界上最为闭环再循环的塑料。一般而言,PET废物受到连续的处理,产生再循环的PET(rPET)。PET废物(主要是瓶子)被收集、分类、压包、压碎、洗涤、切成小碎片、熔融和挤塑成球粒并供销售。然后,再循环的PET可以用于建造制衣业的织物或新包装材料例如瓶子或泡罩包装,等等。这种方法适于只含有PET的纯塑料流。然而,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含有不同于PET的其他组分的塑料产品还存在使PET塑料废物再循环的另一种方法,称为“化学再循环”,允许利用化学催化剂回收所述聚合物的成分。所生成的单体和/或低聚物然后可以用于再制造塑料或制造其他合成化学品。然而,到目前为止,这样的化学再循环只在纯化的聚合物上进行,对由聚合物和其他化合物和添加剂的混合物构成的复合塑料制品无效;由于它重量低、强度高、透气性低和由于PET对人类健康没有有害效应的事实,PET被广泛用于制造由PET和其他组分、包括但不限于其他聚合物、金属粒子、玻璃粒子或纤维、木组分、碳纤维等构成的混合塑料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型的混合PET塑料制品的再循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混合PET塑料制品暴露于解聚酶,并回收单体和/或低聚物,所述解聚酶选自角质酶、脂肪酶和酯酶,所述角质酶选自宏基因组文库或选自合成角质酶的微生物,所述混合PET塑料制品在暴露于所述解聚酶之前的预处理步骤,以将所述混合PET塑料制品机械和/或物理和/或化学和/或生物学改性。
优选的,所述角质酶选自宏基因组文库或选自合成角质酶的微生物,如褐色喜热裂孢菌、白色喜热裂孢菌、枯草芽胞杆菌、茄病镰刀菌和特异腐质霉。
优选的,所述混合PET塑料制品包含各组分的层和/或PET与所述其他组分的混合物和/或是PET复合材料。
优选的,其中所述其他组分的混合物选自聚酯、聚酰胺、聚烯烃和乙烯基混合物。
优选的,其中所述微生物是具有防止消耗所生成的单体/低聚物的改性代谢的重组微生物和/或表达并分泌重组解聚酶的重组微生物。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于使包含不同塑料材料的逐个层的混合PET塑料制品再循环。所述层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厚度等。所述层可以完全、或仅仅部分重叠。所述层可以在制造期间通过专门的处理等,用特殊的胶粘剂粘合。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层中的一个形成所述塑料制品的PET层和另一个层之间的胶粘剂。这样的混合塑料制品的实例包括塑料瓶、食品包装材料、塑料泡罩、塑料吸塑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环保型的混合PET塑料制品的再循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混合PET塑料制品暴露于解聚酶,并回收单体和/或低聚物,所述解聚酶选自角质酶、脂肪酶和酯酶,所述角质酶选自宏基因组文库或选自合成角质酶的微生物,所述混合PET塑料制品在暴露于所述解聚酶之前的预处理步骤,以将所述混合PET塑料制品机械和/或物理和/或化学和/或生物学改性。
所述角质酶选自宏基因组文库或选自合成角质酶的微生物,如褐色喜热裂孢菌、白色喜热裂孢菌、枯草芽胞杆菌、茄病镰刀菌和特异腐质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恩博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恩博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99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硝化纤维素膜的后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再生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