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次沉锌的高效铜覆铝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500553.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1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城;崔兴保;王英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宥(平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6 | 分类号: | C25D7/06;C25D5/12;C25D3/22;C25D5/44;C25F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1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线 铝材表面 铝线表面 碱电解 铜覆铝 烘干 镀铜 镍层 备用 致密 表面钝化 表面形成 粗糙度Ra 工业浆糊 磷酸三钠 氢氧化钠 无氧铜层 硝酸溶液 沉锌剂 成品率 混合液 碳酸钠 无氰镀 氧化膜 电镀 油污 打砂 拉丝 铝材 铝无 收卷 酸盐 去除 钢丝 打磨 泥沙 清洗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次沉锌的高效铜覆铝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铝材表面用球状钢丝刷拉毛表面,同时除去泥沙、锈块、工业浆糊;然后通过打砂、打磨使铝材表面粗糙度Ra<1.5um时停止,备用;2)将步骤1)中初步加工过的铝材进行表面钝化、烘干、收卷和拉丝,得到铝线;3)进行碱电解,通过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磷酸三钠混合液进行碱电解,除去铝线表面的油污,烘干后备用;4)用硝酸溶液去除铝线表面氧化膜;5)通过铝无氰沉锌剂进行二次沉锌工艺;6)通过无氰镀镍方式电镀一层镍层,完成后将铝线清洗干净;7)将镀有镍层的铝线进行酸盐镀铜,从而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无氧铜层,制得。本发明有效提高了镀铜效果和最终产品的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领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二次沉锌的高效铜覆铝工艺。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由于近年来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铜的需求特别是电线电缆市场对铜的需求日益增长,再加上铜的矿产资源在逐年减少,造成铜价在近年来价格不断上涨,于是在市场上不断出现铜的替代产品,用少量的铜和其它金属结合做成产品以替代铜,以减少铜的消耗来降低成本。其二由于铝线重量轻、导电率高,被广泛应用于架空线及附加导线,其耐氧化效果差,表面的氧化膜严重影响了导电效率,由此提高了更换成本并限制了其应用。现有的基于二次沉锌的高效铜覆铝工艺镀铜效果一般;加工过程中铝材表面氧化膜去除不完全;且存在电镀中间产品在后续拉丝过程中的断丝现象,影响最终产品的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二次沉锌的高效铜覆铝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二次沉锌的高效铜覆铝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铝材表面用球状钢丝刷拉毛表面,同时除去泥沙、锈块、工业浆糊;然后通过打砂、打磨使铝材表面粗糙度Ra<1.5um时停止,备用;机械去除一般都不彻底;
2)将步骤1)中初步加工过的铝材进行表面钝化、烘干、收卷和拉丝,得到铝线;
3)进行碱电解,通过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磷酸三钠混合液进行碱电解,除去铝线表面的油污,烘干后备用;除铝材表面氧化膜。去除空气中形成的氧化膜难度非常大。去除阳极氧化的氧化膜直接在碱水中泡即可,表面变黑说明你的铝可能为2系,并且含有铅。需要在硝酸中浸泡。
4)用硝酸溶液去除铝线表面氧化膜;全面的去除铝材表面氧化膜;
5)通过铝无氰沉锌剂进行二次沉锌工艺,形成的锌晶粒更细小和均匀,所得浸锌层更薄更致密。第一次沉锌比较粗糙,要用硝酸褪掉,只在铝件表面保留沉锌晶种,让第二次沉锌致密。使铝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而均匀的锌基多金属过渡层;
6)通过无氰镀镍方式电镀一层镍层,完成后将铝线清洗干净;
7)将镀有镍层的铝线进行酸盐镀铜,从而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无氧铜层,制得。
进一步的,步骤1)中在打砂、打磨前需经过抛丸工艺。
进一步的,步骤5)中在第一次沉锌后,进行硝酸退锌后水洗。
进一步的,步骤5)中进行二次沉锌工艺时保持外界温度为31- 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宥(平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宥(平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500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