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增压系统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0243.4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2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梦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梦莹 |
主分类号: | F02M35/12 | 分类号: | F02M35/12;F02B3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3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增压 系统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发动机增压系统消音器,属于发动机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871124.7的一种发动机增压系统消音器。该发动机增压系统消音器包括壳体、中心管,壳体与中心管之间为消音腔室,中心管上设有隔板及消音孔,隔板将消音腔室分隔为两个以上的谐振腔;所述谐振腔中的填充有吸音填料;所述吸音填料包括内层吸音填料和套于内层吸音填料外周的外层吸音填料;吸音填料所在谐振腔的中心管壁上设有滤布。该车辆包括增压进气管路,增压进气管路包括所述发动机增压系统消音器。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增压系统消音器解决了现有采用谐振腔的发动机增压系统消音器对中高频噪音消除效果不好的问题。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流动路线中任一环节发生堵塞,如脏污、结碳、变形等,都会因流阻增大使压气机背压升高,流量减少,引起发动机喘振,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增压系统消音器,以解决现有的发动机增压系统消音器流动路线中任一环节发生堵塞,如脏污、结碳、变形等,都会因流阻增大使压气机背压升高,流量减少,引起发动机喘振,产生噪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增压系统消音器,其结构包括增压器转子、空气进口、传动杆、从动轮、传动带、转动轮、加固件、发动机进气管、活塞、排气管、消音装置、废气出口,所述增压器转子与传动杆相连接,所述传动杆与从动轮活动连接,所述传动带通过从动轮与转动轮相连接,所述加固件设在发动机进气管上,所述活塞通过发动机进气管与排气管相连接,所述排气管与消音装置相连接,所述消音装置由消声室、消音孔、转动件、放气阀、循环油管、油箱组成,所述消声室上设有消音孔,所述放气阀与循环油管相连接,所述循环油管与油箱相连接,所述放气阀与废气出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进口与发动机进气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与传动带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进气管与活塞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与放气阀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出口与发动机进气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消音装置,能够通过循环流动的油液来防止流动路线中发生堵塞的情况,避免流阻增大使压气机背压升高,流量减少,引起发动机喘振,产生噪音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增压系统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消音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增压器转子-1、空气进口-2、传动杆-3、从动轮-4、传动带-5、转动轮-6、加固件-7、发动机进气管-8、活塞-9、排气管-10、消音装置-11、消声室-111、消音孔-112、转动件-113、放气阀-114、循环油管-115、油箱-116、废气出口-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梦莹,未经林梦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02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片电动EGR阀
- 下一篇:一种六轴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