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有机废物高温好氧发酵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0850.0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9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春;周国亚;王耀元;李贺;孙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有机 废物 高温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有机废物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温好氧发酵罐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粪便、餐厨垃圾、市政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秸秆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有机固体废弃物产量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可生物降解物质高达30-70%之间。这些固体废弃物的不当处置,既占用了土地,污染了河流,破坏了生态景观,而且还传播疾病,影响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其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是中国城镇亟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有机废弃物目前的处理方法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和厌氧发酵等。
由于有机固体废弃含水率高,易于生物降解,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热值低等特点,因此,进行卫生填埋处理时,存在占地面积大,复垦周期长,封场后利用途径较少、二次污染污水、臭气难以控制、沼气收集率低、对地下水、大气环境等存在安全隐患等缺点。而焚烧尽管以其减量化最大,无害化程度最高而受到人们的推崇,但由于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焚烧烟气的二次污染二恶英、飞灰等危险废弃物问题。
目前国内最常采用的利用化学调理与机械脱水相结合的污泥深度脱水处理方法,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其中包括引入了化学药剂(处理、调理剂),不能连续处理污泥,不能满足土地利用或焚烧的处置要求。因此,亟需寻求一种可以同时解决上述问题的固体有机废物处置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最终产物还可进行资源化利用,完美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的目的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好氧发酵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体有机废物高温好氧发酵罐,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的立式罐体,其特征在于立式罐体顶端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一侧设置有进泥斗,另一侧设置有引风口,引风口通过引风管道连接引风机,引风机通过U型管道连接废气处理装置,引风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闸阀,立式罐体底端设置有出料斗,出料斗底端设置有卸料口,卸料口通过卸料管道密封连接下方的出料螺旋机,卸料管道上设置有卸料方闸门,立式罐体内设置有一层或多层通气环管,通气环管连接供气主管,供气主管连接供风机,供气主管上设置有止回阀、控制闸阀以及旁通球阀,立式罐体中心设置有螺旋搅拌翻泥装置,螺旋搅拌翻泥装置包括搅拌轴以及设置于搅拌轴上的螺旋搅拌叶片,搅拌轴顶端连接密封盖上的驱动电机。
作为优选,出料螺旋机倾斜向上设置。
作为优选,立式罐体侧壁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均设置有温度计。
作为优选,立式罐体侧壁的近顶端和近底端设置有氧气监测仪。
作为优选,螺旋搅拌叶片外围套设有套筒。保证物料提升量和提升速度。
作为优选,螺旋搅拌叶片为平桨叶、斜桨叶或花桨叶。由上端减速机输出轴带动,将固体物料搅拌切割成粒径5mm以下的颗粒,减速机转速与螺旋桨螺距遵照设计要求,螺旋桨叶外设置套筒保证物料提升量和提升速度。
作为优选,出料斗内设置有一通气环管,立式罐体中部设置有另一通气环管,两根通气环管均连接供气主管。通气环管与搅拌轴同轴设置。供气风量、风压遵照设计要求符合处理物料需氧量及控制氨气溢出。
所述立式罐体为圆柱体,底部设椎体结构,高径比遵照设计要求符合处理物料体积、黏度和搅拌系统拌混能力要求,罐体设保温层、取样口、监测孔便于发酵过程的控制。
发酵过程采用的专属工程菌种正常工作温度为90-105摄氏度,为保证发酵过程的连续性、高效性,设置保温层或夹套层以保证温度不会散失。
立式罐体中下部设置包括但不限于温度、含氧量监测孔,用以控制发酵过程,罐体上部设置包括但不限于氨氮监测孔,用以监控氨气的挥发,以便于调整发酵工艺,保证发酵终产物的肥效。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大大提高发酵效率,可有效降低污泥含水率,去除部分病原菌等有毒有害物质,并不产生二次污染,显著减少了污泥处理成本。本实用新型处理的最终产物还可进行资源化利用,完美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0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