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热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1579.2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3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喜宝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冷热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具体是一种高效冷热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在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领域应用广泛,为保证反应效果和提升反应效率,反应釜往往为夹层结构,通过热油传热实现对釜体内部的升温,在反应完成后将热油导出然后通过釜体自身进行散热并排料,在实际使用中,因导热油集中在釜体的外侧,对于釜体内部中间部分不仅因导热路径长使得加热效率较低,同时会使得釜体内外热内冷存在较大温差,只能依靠搅拌叶片的搅拌混合实现加热的均匀化,但是仍然会存在加热不均匀的情况,此外,在反应完成后,其自然散热冷却同样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冷热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冷热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轴,所述釜体上端设有加料阀,釜体下端中心处设有出料阀,釜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在釜体上端中心处,搅拌轴与固定连接在釜体上端的减速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支柱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冷油箱和热油箱,冷油箱侧壁设有若干散热鳍片,热油箱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并联连接的加热棒,所述搅拌轴为空心管状结构,搅拌轴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同为空心结构的搅拌臂,搅拌臂上下端均与搅拌轴连通,搅拌轴下端与旋转三通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三通接头固定焊接在固定套管内,固定套管固定连接在釜体内且贯穿釜体两侧,固定套管内还设有两路回油管,两路回油管一端分别与旋转三通接头的两个管接头固定连接,两路回油管的另一端引出釜体且分别与冷油箱和热油箱上端连通,两路回油管在与旋转三通接头连接处还分别设有高温电磁阀冷Ⅰ和高温电磁阀热Ⅰ;所述搅拌轴上端与高速旋转接头固定连接,高速旋转接头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釜体上端,高速旋转接头另一端与真空油泵的输出口管道连接,真空油泵的输入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冷油箱和热油箱的侧壁下端管道连接,两路连接管道中分别设有高温电磁阀冷Ⅱ和高温电磁阀热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油箱和热油箱内均填充有导热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温电磁阀冷Ⅰ和高温电磁阀热Ⅰ的电性线路采用高温电缆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油箱外包覆有保温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油箱和热油箱均设有加油口和排油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热量源从釜体侧壁转移到釜体内部的搅拌叶片上,因其遍布釜体内大半区域,且转动搅拌时可使得热源与内部绝大部分物料能够充分接触进行加热,有效提升了加热均匀度和加热效率;在反应完成后,将热油排出同时将冷油鼓入釜体内部进行吸热散热,配合反应釜的自然散热,使得冷却速度得到有效降低,整体反应效率高效果好,进步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效冷热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高效冷热反应釜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喜宝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喜宝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15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燃料罐容器及其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管节段自动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