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盘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2773.2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9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赵爽;韩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10 | 分类号: | F03D13/10;F03D8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机组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盘车机构。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及日常维护的过程中,特别像叶片的更换、变桨控制柜的维护、发电机对中等工作常常需要将叶轮旋转到特定的位置上才能方便操作。现有大部分风力发电机组完成这一过程只能靠人工手动旋转高速轴端来实现。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叶轮的日益增大,整个叶轮部分的自重及转动惯量也都将增加,使得这种传统的手动旋转高速轴端变得越发困难,甚至变为不可能,因此采用电动盘车机构来替代手动盘车将是未来风机发展的方向。
目前带有自动盘车功能的风力发电机组大部分是将电动盘车机构集成到齿轮箱中,虽然能够实现自动盘车功能,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需要重新开发新的齿轮箱,增加设计成本;使得齿轮箱系统复杂,增加其自身的故障率;人为误操作容易造成整个齿轮箱损坏,损失不可估量。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的盘车功能仍存在实现不便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风力发电机组盘车机构,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风力发电机组盘车机构,使其简单方便、成本较低的实现风力发电机组的盘车功能,从而克服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盘车机构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盘车机构,包括盘车工装和支撑板,所述盘车工装包括电机和由其驱动的小齿轮,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联轴器制动盘外缘开设有与所述小齿轮相配合的啮合齿;
所述支撑板一端固定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箱上,另一端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小齿轮穿过的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盘车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孔内圈的偏心调整法兰。
进一步改进,所述偏心调整法兰与支撑板的接触面采用止口配合。
进一步改进,所述盘车工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和小齿轮中间的行星减速机。
进一步改进,所述行星减速机外周设有挡环。
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外周设有提手。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盘车机构通过设置手持式电动盘车工装,能方便快捷地实现风力发电机组的盘车功能,克服了传统手动盘车带来的不便和困难。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偏心调整法兰,能灵活的调整小齿轮与制动盘啮合齿之间的间隙,使该盘车工装使用于多台风电机组使用,应用范围广,降低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盘车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且体积小利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组盘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盘车机构中偏心调整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盘车机构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组盘车机构,包括盘车工装1和支撑板3。
该盘车工装1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11、行星减速机12和小齿轮13,则电机11通过行星减速机12带动小齿轮13旋转。当然,也可以电机11直接带动小齿轮13旋转。
该支撑板3的一端用于固定在该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箱4上,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该盘车工装1的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优选结构为:该支撑板3上开设有供该小齿轮13穿过的固定孔31,且行星减速机12外周设有挡环14,该挡环14可用于限制小齿轮13穿过固定孔的位置,也可实现该盘车工装与支撑板的连接。
该风力发电机组联轴器5的制动盘6的外缘开设有与该小齿轮13相配合的啮合齿16,这样小齿轮13在电机11的带动下能带动制动盘6旋转,进而实现风力发电机组的盘车,如附图3所示。
为了方便调整该盘车工装的小齿轮13与制动盘6之间的啮合齿隙,该盘车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该固定孔31内圈的偏心调整法兰2,如附图2所示。由于该偏心调整法兰2的法兰中心与其上不同螺丝孔围成的中心不重合,则该偏心调整法兰2通过旋转固定可调整其法兰中心点位置,即间接的调整了从该偏心调整法兰2穿过的小齿轮13的中心位置,从而完成小齿轮13与制动盘6之间的啮合齿隙调整。优选的,该偏心调整法兰2与支撑板3的接触面采用止口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2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甲基)丙烯酰氧基的聚合物
-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远程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