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补液组件及蓄电池组补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5268.3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9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程学聃;程佳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佳蕾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补液 组件 蓄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自动补液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补液组件及蓄电池组补液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又称为电瓶,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设备,通过电解液与极板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以完成放电或者充电的过程。蓄电池在进行充电或者放电过程中消耗电解液而使得蓄电池内部的电解液量不断减少,会使得酸度增加,严重影响蓄电池的存电量,而且使充电较困难,更严重的甚至使极板硫化,电解质脱落,极板外露,极板翘曲变形,最终导致蓄电池报废。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在蓄电池使用一段时间过后,通过目视观测蓄电池内电解液的液面高低并根据经验判断是否缺少电解液,这样一来,很可能因为人为因素使得观测不准确,电解液添加不及时,对蓄电池造成严重的损坏;并且,当人为观测到缺少电解液时,手动加液麻烦,在手动加液过程中,很可能由于滴漏电解液对蓄电池的外部或者其他零部件造成腐蚀,并容易从蓄电池端口进入杂物而影响电解液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补液组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人为观测液量不准确、手动加液不及时、加液过程麻烦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组补液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液量观测不准确、手动加液不及时、加液过程麻烦,以及电解液滴漏对一些零部件造成腐蚀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补液组件包括外罩、滴壶、隔挡件及浮子;
所述滴壶、所述隔挡件及所述浮子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外罩内,且在所述外罩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网孔;
所述滴壶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用于与补液管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隔挡件对应设置,且所述隔挡件能够使所述出液口处于开启或者封闭状态;
所述浮子的上端与所述隔挡件对应设置,下端从所述外罩的底部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外罩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滴壶的挡片,且所述滴壶的上端通过盖板压紧在所述外罩中。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及靠近所述外罩上端开口处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通气孔,用于使所述外罩的内部与外界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滴壶与所述外罩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滤棉,且所述滤棉能够将各个所述通气孔覆盖,用于阻挡外界杂质通过所述通气孔进入到所述外罩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隔挡件呈球状,且在所述出液口及所述浮子的上端均设置有与所述隔挡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隔挡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凹槽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浮子为设置有开口的空腔结构,并在该开口处设置有封堵空腔结构的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组补液装置包括自动补液组件,还包括补液壶、补液管、节流管以及蓄电池组;
所述自动补液组件设置在靠近所述蓄电池组开口的位置处;所述补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补液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自动补液组件中的滴壶连通;在所述滴壶与所述补液壶之间的补液管上安装有节流管,用于调节流入所述滴壶中的电解液的流量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组中各个独立的蓄电池中均设置有自动补液组件,且所述自动补液组件均通过外罩安装在所述蓄电池的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外罩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开口相配合的盖子,用于将所述自动补液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蓄电池的开口处。
进一步的,在所述滴壶与所述补液壶之间的补液管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电解液的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佳蕾,未经程佳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52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