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收放汽车遮阳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6464.2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6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卓丹;郑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汕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1/02 | 分类号: | B60J11/0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44103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51504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汽车 遮阳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用品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动收放汽车遮阳防护罩。
背景技术
由于室内停车场数量有限,大多汽车只能直接停放在室外露天场所,而露天停放会受到日晒和雨淋,特别在夏季,由于阳光照射,车内温度很高,需开启空调进行一段时间的降温冷却后方能驾驶,不但浪费能源,而且耽搁时间。此外,露天停放的汽车还容易受到沙尘、鸟排泄物、树叶、雨、雪、露水等侵蚀或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使用遮阳防护罩对汽车进行遮蔽。
现有汽车遮阳防护罩包括有壳体、可罩住车体的柔性罩片体,壳体开设有长条状开口,壳体的内腔中安装有收卷轴,柔性罩片体的首端位于长条状开口外面,柔性罩片体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壳体内腔中的收卷轴上,平时柔性罩片体卷绕在收卷轴上而被收纳于壳体内腔中,使用时将柔性罩片体解绕开来,使柔性罩片体展开,然后就可罩在汽车上面。
现有部分汽车遮阳防护罩的收卷过程(即卷绕过程)、放卷过程(即解绕过程)依靠收卷轴电机驱动,但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柔性罩片体的形状不是规整的平面,柔性罩片体不同部位厚度变化较大,且卷绕过程缺乏合适的张紧力,因此卷绕后的柔性罩片体不紧致,显得十分蓬松,体积较大,体积较大,导致壳体的体积相应较大,搬动和贮藏均不太便利,特别是壳体放置于汽车后尾箱时,会占据汽车后尾箱中较大的空间。以上缺点影响了人们使用现有汽车遮阳防护罩的意愿,因而使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动收放汽车遮阳防护罩,它体积小巧,收纳后的柔性罩片体紧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收放汽车遮阳防护罩包括有壳体、可罩住汽车的柔性罩片体,壳体开设有长条状开口,壳体的内腔中安装有收卷轴,柔性罩片体的首端位于长条状开口的外面,柔性罩片体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壳体内腔中的收卷轴上,还设有驱动收卷轴正反向转动的收卷轴电机,收卷轴正向转动的方向是使柔性罩片体逐渐卷绕在收卷轴上,收卷轴反向转动的方向是使柔性罩片体逐渐从收卷轴上解绕开来;其主要特点在于,在壳体中还安装有一对胶质夹辊,胶质夹辊包括有互相配合而将柔性罩片体夹紧的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该对胶质夹辊比收卷轴更靠近长条状开口,第一胶辊的端部和第二胶辊的端部架设在壳体上;还设有驱动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正反向转动的夹辊电机,第一胶辊正向转动的转动方向与收卷轴正向转动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二胶辊正向转动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胶辊正向转动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胶辊正向转动的表面线速度大小等于第二胶辊正向转动的表面线速度大小,第一胶辊正向转动的表面线速度小于收卷轴的平均收卷速度。
较好的是,第一胶辊反向转动的表面线速度大小等于第二胶辊反向转动的表面线速度大小,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反向转动的表面线速度大于收卷轴的平均放卷速度。
更好的是, 在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两者中,至少有一根胶辊的端部能活动地安装在壳体上,胶辊端部活动的方向是使两根胶辊表面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在第一胶辊端部和第二胶辊端部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力方向是使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互相靠近。
在壳体上开设有长孔,第一胶辊的端部和第二胶辊的端部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壳体长孔中,第一胶辊的端部和第二胶辊的端部分别能在对应的壳体长孔中移动,两根胶辊的端部能活动地安装在壳体上。
所谓“收卷轴的平均收卷速度”,是指在收卷轴正向转动、将柔性罩片体卷绕起来的整个收卷过程中,实际卷绕的柔性罩片体长度除以所用收卷时间长度。收卷轴的平均收卷速度取决于收卷轴电机的正向转动速度。
所谓“收卷轴的平均放卷速度”,是指在收卷轴反向转动、将柔性罩片体解绕开来的整个放卷过程中,实际解绕开来的柔性罩片体长度除以所用放卷时间长度。收卷轴的平均放卷速度取决于收卷轴电机的反向转动速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一、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正向转动的表面线速度小于收卷轴的平均收卷速度,因此在卷绕时,胶质夹辊和收卷轴会将柔性罩片体张紧,进而实现卷绕紧致,使卷绕后的柔性罩片体卷材直径小,因此壳体的体积可以做得较小,便于搬动和贮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汕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汕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6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下一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