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6512.8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2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王恺君;柳发霖;何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62;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廖苑滨 |
地址: | 5166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柔性LCD和曲面LCD发展的越来越快,由于液晶的流动性,当基板弯曲或受压折叠时,因基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在折叠的区域液晶将会向周边流动,从而出现所谓的压点以及漏光等问题,这成为当下制约液晶显示器柔性化的主要障碍。人们在其开发过程和制作过程中也对此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PW(polymer wall)技术。PW技术用于解决柔性LCD和曲面LCD弯曲时液晶流动造成漏光等不良现象的问题,并且均匀分散的polymer walls能有效分散基板之间的剪切应力,使得边框胶不易受破坏。PW技术所涉及的原理是光诱导相分离。
现有技术中,聚合物墙的制作方法是在液晶盒上加上光罩进行紫外照射,从而形成与光罩图案一致的聚合物墙。但紫外照射无论是从阵列基板侧还是彩膜基板侧进行照射,都无法使聚合物墙形成在子像素或像素的边缘区,这将大大降低显示装置的开口率。
具体如图1-2所示,当采用从阵列基板上照射紫外光的方式时,有不透光金属电极存在的地方形成的聚合物呈丝状,达不到所需聚合物墙的效果,而为了达到防止液晶盒弯曲时液晶流动的目的,只能选择在开口区形成聚合物墙。同样,当采用从彩膜基板侧照射的方式时,由于黑色矩阵7的存在,聚合物墙也只能在开口区形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提高具有聚合物墙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口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设置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均具有相互对应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由数个子像素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分布于上述液晶层内的聚合物墙,所述聚合物墙对应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上像素的边缘区或者子像素的边缘区设置,所述彩膜基板的显示区内不设置黑色矩阵,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挡光板。
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墙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光板为不透光金属层。
进一步地,所述挡光板对应遮挡像素周围的金属走线之间的间隙以及像素上的TFT器件区。
进一步地,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白基板,以及依次设置于白基板上的挡光板、绝缘层、栅极层、栅极绝缘层、硅岛层、源漏极层、保护层以及ITO层。
进一步地,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白基板,以及依次设置于白基板上的栅极层、栅极绝缘层、硅岛层、源漏极层、保护层、ITO层、绝缘层、挡光板。
进一步地,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白基板,以及依次设置在白基板上的挡光板、绝缘层、源漏极层、硅岛层、栅极绝缘层、栅极、保护层以及ITO层。
进一步地,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白基板,以及依次设置在白基板上的源漏极层、硅岛层、栅极绝缘层、栅极、保护层、ITO层、绝缘层以及挡光板。
进一步地,所述白基板是玻璃基板,或者是加在衬底玻璃上的塑料基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彩膜基板显示区内的黑色矩阵去掉,而将该区域作为紫外曝光形成聚合物墙的区域,使聚合物墙形成在像素的边缘区或者子像素的边缘区,从而增大产品开口率。同时,由于挡光板设置在阵列基板上,能够精准对位,可避免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对位不准而导致的漏光。并且,设置在阵列基板上的挡光板的面积比现有结构中彩膜基板上黑色矩阵的面积小,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紫外光照射形成聚合物墙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紫外光照射形成聚合物墙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彩膜基板,2、阵列基板,3、聚合物墙,4、光罩,5、子像素,6、挡光板,7、黑色矩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6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像头模组底座及摄像头模组
- 下一篇:一种基于IPV6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