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淋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7538.4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4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俞国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友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0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淋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废气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淋塔。
背景技术
UV喷涂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家具等领域,UV漆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光敏树脂、光敏剂、交联单体、溶剂、助剂等,其原理是将UV漆喷涂或滚涂在基材表面之后,经过UV灯的照射,光敏树脂迅速交联固化,从而形成坚硬的漆膜。其具有耐刮耐划的作用,且表面看起来光亮,美观、质感圆润。UV喷涂工艺的废气中包含大量的UV漆雾以及其他颗粒物质和有机废气,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使得各项污染物含量达标后才可排放到大气中。
申请公布号为CN105964125A、申请公布日为2016年09月28日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碱喷淋塔,包括塔体,塔体侧部设有入气口、顶部设有出气口,塔体内上部设有一组喷淋头,喷淋头通过管道与塔体外的储液罐相连、并通过电机泵液;塔体内部喷淋头下方设有旋转涡轮,旋转涡轮通过主轴固定于塔体底部、且主轴将喷淋液引入塔体外的集液箱。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UV漆的废气中包含大量的UV漆雾,仅仅采用喷淋的方式难以将漆雾完全与废气分离,使得漆雾粘附在风机、过滤板等机构上并固化,从而将过滤板堵塞,影响废气净化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淋塔,其解决了现有喷涂废气处理设备因漆雾净化效率低下而导致的漆雾固化堵塞管道的问题,具有提高漆雾净化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喷淋塔,包括塔身,设置在塔身底部的收集水箱,设置在塔身顶端的出气管以及设于塔身内的喷淋管和喷头,塔身的底部一侧设有用于盛装处理液并连接到进气管的曝气池,曝气池底部设有与进气管相连的曝气管;曝气池与塔身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连接管内可拆卸设置有透明的多孔吸附板,连接管内还设有紫外灯管;连接管外壁上与多孔吸附板的对应位置开设有操作窗及用于封堵操作窗的密封盖;塔身内设有若干吸附填料板,喷淋管设有若干个且与吸附填料板间隔设置;喷淋塔顶端靠近出气管处设有活性炭吸附层。
采用上述结构,废气首先进入曝气池,曝气池内的处理液预先对废气进行吸收,除去部分的漆雾。从曝气池内出来的废气中仍旧包含UV漆雾,废气穿过多孔吸附板,与多孔吸附板充分接触,在紫外灯管的照射下,UV漆雾固化并粘附在多孔吸附板内,从而将大部分的漆雾截留在多孔吸附板上。再将废气通入塔身中,进行喷淋、吸附等后续操作,处理干净的废气直接通过出气口排入大气中。由于多孔吸附板为可拆卸设置在连接管内,因此当多孔吸附板上粘附足够多的固化后的UV漆后,只需打开操作窗上的密封盖,即可对多孔吸附板进行更换,不至于堵塞塔身内的吸附填料板以及后续的管路,提高废气的净化效率。另外,该结构设置简单,并且更换多孔吸附板的操作也十分方便。
进一步优选为:紫外灯管分别设于多孔吸附板的两侧。
采用上述结构,多孔吸附板的两侧均可以受到紫外灯的照射,提高漆雾催化固化的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连接管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卡接多孔吸附板的卡槽。
采用上述结构,只需将多孔吸附板插入或者推出卡槽即可完成多孔吸附板的拆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优选为:密封盖与连接管之间密封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密封连接可以减少废气的泄漏。
进一步优选为:连接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接管内均设有多孔吸附板和紫外灯管,连接管远离塔身的一端设有用于连通或关闭连接管的阀门。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可以实现两个连接管通道的切换使用,在更换其中的一个多孔吸附板时,可以开启另一个通道通气,不需要停止废气处理过程,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吸附填料板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吸附填料板上方均设有喷淋管。
采用上述结构,喷淋管设于吸附填料板上方,可以将吸附填料板上吸收的有机物或者固体颗粒通过处理液溶出并掉落到收集水箱内,通过收集水箱排出,从而提高对废气中有害物质的吸收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每个吸附填料板上方的喷淋管数量为两根,呈十字交叉设置,且喷头均匀分布在喷淋管下方。
采用上述结构,十字交叉设置的喷淋管增大喷出的水雾的覆盖面,从而提高废气净化的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吸附填料板设为向上凸的弧形。
采用上述结构,增加了废气与吸附填料板的接触面积,提高废气中的有害物质的吸收效率,从而提高废气的净化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友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友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7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