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减压复合型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7593.3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5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洒;席学涛;张明明;樊耀虎;李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12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减压 复合型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减压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减压复合型支座。
背景技术
随着地震灾害的频发,建筑物的减震减压刻不容缓。在建筑物底部增加减震减压支座用来减少建筑的上部结构承受的能量,极大程度的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但是,传统的减震减压支座结构过于复杂,极大的耗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在其上面,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自然的力量作用下建筑物仍会受到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减压复合型支座,减震减压效果好,支座使用寿命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减震减压复合型支座,包括底部固定在基础上的钢板筒套2,钢板筒套2的腔室底部设有第二叠型橡胶7,第二叠型橡胶7的上部放置有第二钢板6,第二钢板6的上表面通过两个以上的巨型弹簧5和第一钢板4的下表面连接,第一钢板4的上表面放置有第一叠型橡胶3,第一叠型橡胶3上部和承压“工”型钢板1的下板相接,承压“工”型钢板1的下板和承压“工”型钢板1的中部连接板下端连接,承压“工”型钢板1的中部连接板上端伸出钢板筒套2的腔室外和承压“工”型钢板1的上板的下表面连接,承压“工”型钢板1的上板上表面和减震建筑物底部连接。
所述的第一叠型橡胶3和第二叠型橡胶7采用天然橡胶和钢板制作而成。
所述的第一叠型橡胶3和第二叠型橡胶7周围设有橡胶保护层8。
所述的橡胶保护层8成分为塑料抗老化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受到外部荷载时利用第二叠型橡胶7、第一叠型橡胶3和巨型弹簧5进行减压减震,减震减压效果好;巨型弹簧5在荷载停止作用后回复原状,延长了减震减压复合型支座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一种减震减压复合型支座,包括底部固定在基础上的钢板筒套2,钢板筒套2的腔室底部设有第二叠型橡胶7,第二叠型橡胶7的上部放置有第二钢板6,第二钢板6的上表面通过两个以上的巨型弹簧5和第一钢板4的下表面连接,第一钢板4的上表面放置有第一叠型橡胶3,第一叠型橡胶3上部和承压“工”型钢板1的下板相接,承压“工”型钢板1的下板和承压“工”型钢板1的中部连接板下端连接,承压“工”型钢板1的中部连接板上端伸出钢板筒套2的腔室外和承压“工”型钢板1的上板的下表面连接,承压“工”型钢板1的上板上表面和减震建筑物底部连接。
所述的第一叠型橡胶3和第二叠型橡胶7采用抗拉伸能力较强、徐变较小、温度变化对性能影响不大的天然橡胶和钢板制作而成。
所述的第一叠型橡胶3和第二叠型橡胶7周围设有橡胶保护层8。
所述的橡胶保护层8成分为塑料抗老化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建筑物受到上部荷载作用时,通过承压“工”型钢板1将力传到第一叠型橡胶3,利用第一叠型橡胶3的弹性对能量进行消减;第一叠型橡胶3进而力传至第一钢板4、巨型弹簧5和第二钢板6上,巨型弹簧5进行再次消能作用,这样极大的消耗了来自外部的作用力,最后第二钢板6力传至第三叠型橡胶7,第三叠型橡胶7进行剩余外部作用力的消耗,巨型弹簧5在荷载停止作用后回复原状。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减震减压,使外部荷载能够最大程度的消耗,在地震来临时即保护了减震减压复合型支座,又保护了整个建筑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7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浇混凝土预应力圆形筒仓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减震消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