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充放电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8044.8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2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27/02;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放电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领域,涉及一种插头,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充放电插头。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电池的充放电通常采用的串放并充方式中,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充放电的线束分开设置,并通过不同的接插件分别连接,虽然这样也可以实现电池的串放并充,但由于接插件通的数量较多,因此每次接插操作比较繁琐。公开日为2008年1月9日,公开号为CN201004557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组充放电插座与插头,其充放电插座中设置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彼此独立的金属触头,每对金属触头分别与不同单体蓄电池的正、负电极电连接。该插座对应的放电和充电插头中设有相应的金属插件,金属插件按串联或并联规律在插头内部电连接。当插入放电插头后,蓄电池组中的各单体蓄电池串联连接,向负载正常供电;当插入充电插头后,蓄电池组中的各单体蓄电池并联连接,以实现对单体蓄电池的均衡充电,从而有效地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这种结构虽然也可以实现对电池的串放并充,但这种结构比较复杂,接插操作相对比较繁琐。另外,现有技术的充放电插座大多采用对称结构,在插接时容易插反,虽然一般插头座都设有防反插结构,接插件反插时不能插入,但当接插件带电插接时,这种结构的接插件还是容易出现部分端子接插导通的情形,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充放电插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用充放电插头,它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绝缘基座、安装在所述绝缘基座上且与其相垂直的两个大插针、安装在所述绝缘基座上且位于两个所述大插针之间的接地插针以及安装在所述绝缘基座上且位于所述接地插针两侧的插针组,每个所述插针组包括两排相互平行的小插针;每排所述小插针与两个所述大插针所处平面相平行。
优化地,每排所述小插针包括等间隔设置的六个。
优化地,所述壳体周面设有与所述大插针相垂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位于所述壳体两侧的两根导向柱。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充放电插头,通过在接地插针的两侧设置包括两排相互平行小插针的插针组,并使得小插针与两个大插针所处平面相平行,这样能够实现低压整体式出线,性能可靠,方便安装和后期的维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充放电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动汽车用充放电插头,它主要包括壳体1、绝缘基座2、大插针3、接地插针4和插针组5。
其中,绝缘基座2固定在壳体1内,用于安装各种插针并将其进行物理绝缘。两个大插针3安装在绝缘基座2上,它们与绝缘基座2相垂直。接地插针4安装在绝缘基座2上,它位于两个大插针3之间。插针组5也安装在绝缘基座2上,并与绝缘基座2相垂直,它们位于接地插针4的两侧;每个插针组5包括两排相互平行的小插针51;每排小插针51与两个大插针3所处平面相平行。两排小插针51相对应的两根所处的直线与两个大插针3所处平面相垂直。这样能够实现低压整体式出线,性能可靠,方便安装和后期的维护。
在本实施例中,每排小插针51包括等间隔设置的六个。壳体1周面设有与大插针3相垂直的安装板6,安装板6上固定有位于壳体1两侧的两根导向柱7。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8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发电式空气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臭氧回收装置及妇科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