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清洁车的垃圾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8207.2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7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冯世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亮城丽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44 | 代理人: | 孙巍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清洁车 垃圾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清洁车的垃圾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街道清洁车为街道清扫员在进行街道清洁时便于携带的工具与临时放置垃圾的容器。现有的街道清洁车仅处理少量垃圾,而使用时必需在一段时间就将清洁车带去集中站。因此有限的垃圾装置数量是主要的问题,而街道的垃圾一般而言也都是可压缩垃圾。如何提供一种高效合理的放置垃圾的容器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的用于清洁车的垃圾箱装置;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清洁车的垃圾箱装置,包括设置在清洁车上的垃圾筐、沿车身方向设置在垃圾筐内的纵向垃圾压缩器、设置在纵向垃圾压缩器压缩头部上端的水平顶架、设置在水平顶架上的输入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且纵向移动的行走齿条、设置在行走齿条右端的立架板、设置在立架板与水平顶架之间的纵向导轨组以及设置在立架板右侧面竖直垃圾压缩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还包括设置在垃圾筐侧壁上的固定座、水平设置在固定座上的输入蜗轮、竖直转动设置在固定座内的转动立杆、分别固定设置在转动立杆上的侧连接板与侧支撑架、设置在侧连接板上的输入转动轮、设置在侧支撑架端部的竖直导向套、在竖直导向套内竖直移动设置的配重杆、设置在转动立杆顶端的导向轮、一端缠绕在输入转动轮上的连接绳带以及设置在配重杆下端的悬挂倒刺钩头;侧连接板位于侧支撑架的下方,在转动立杆上设置有与输入蜗轮啮合的蜗杆,连接绳带经导向轮与配重杆顶部连接。
在水平顶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凝固胶的凝固胶管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清洁工将垃圾放入垃圾筐内,通过纵向垃圾压缩器将垃圾进行一次压缩,同时带动水平顶架向右移动,通过输入齿轮与行走齿条啮合使得立架板在纵向导轨组上向右微移动,启动竖直垃圾压缩器对垃圾进行二次压缩,通过两次压缩,进一步压缩垃圾的占用面积,当然可以反复多次压缩,或组合同时压缩,从而减小垃圾体积,从而使得垃圾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输入蜗轮带动转动立杆使得悬挂倒刺钩头位于垃圾筐上方,通过摇动输入转动轮在配重杆的作用下使得悬挂倒刺钩头扎入垃圾中,通过倒刺防止垃圾脱落,通过蜗轮蜗杆起到自锁定位作用,从凝固胶管架取下胶液,将其喷射到垃圾上,提高垃圾的整体性,更加不容易散落。
竖直导向套防止配重杆偏摆动。
本实用新型巧妙利用压缩垃圾之间互相咬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倒刺结构可以将其取出,方便合理。降低了清洁工的作用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佳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垃圾筐;2、纵向垃圾压缩器;3、水平顶架;4、输入齿轮;5、行走齿条;6、纵向导轨组;7、立架板;8、竖直垃圾压缩器;9、固定座;10、输入蜗轮;11、转动立杆;12、侧连接板;13、侧支撑架;14、竖直导向套;15、输入转动轮;16、连接绳带;17、导向轮;18、配重杆;19、悬挂倒刺钩头;20、凝固胶管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用于清洁车的垃圾箱装置,包括设置在清洁车上的垃圾筐1、沿车身方向设置在垃圾筐1内的纵向垃圾压缩器2、设置在纵向垃圾压缩器2压缩头部上端的水平顶架3、设置在水平顶架3上的输入齿轮4、与输入齿轮4啮合且纵向移动的行走齿条5、设置在行走齿条5右端的立架板7、设置在立架板7与水平顶架3之间的纵向导轨组6以及设置在立架板7右侧面竖直垃圾压缩器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亮城丽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市亮城丽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8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