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屏幕防摔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8501.3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马汉武;辜晓纯;陈春红;易世鹏;陈丹蕾;包怡媛;辜耿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汇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1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屏幕防摔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大屏幕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变得越来越普及。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盖板都会使用玻璃板,起到保护与透光的作用,但是这种结构的屏幕容易在坠落时发生碎裂,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在严重的时候,还有可以能将移动终端的内部零件也摔坏,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大的损失。
故需要提供一种屏幕防摔移动终端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在移动终端坠落时保护屏幕不会碎裂的屏幕防摔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在坠落时屏幕易碎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屏幕防摔移动终端,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为方形壳体,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底面上,所述内壳为方形壳体,所述内壳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同向设置;
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内壳的内部;
玻璃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上,所述玻璃板位于所述显示屏的表面上,所述玻璃板与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平齐;
缓冲圈,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所述缓冲圈设置在所述内壳的四周侧面上,所述缓冲圈与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接触;
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上,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平齐,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内壳与所述缓冲圈的表面上,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玻璃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三开口的面积与所述玻璃板的面积相同;
其中,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使所述屏幕防摔移动终端在坠落时以设定撞击位置与地面先接的配重件,所述配重件的质量密度大于所述屏幕防摔移动终端的平均质量密度,所述配重件连接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底面上,并且所述配重件还与所述外壳内部一侧短边相连接;
所述缓冲圈靠近所述配重件的一侧短边的厚度为第一设定厚度,所述缓冲圈与靠近所述配重件的一侧相对的短边的厚度为第二设定厚度,所述缓冲圈的长边的厚度为第三设定厚度,所述第一设定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厚度,所述第二设定厚度等于所述第三设定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配重件的形状为六面体,所述配重件的长度与所述外壳内侧的宽度相等,所述配重件的上表面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配重件与所述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配重件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配重件下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配重件上表面的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缓冲圈远离所述配重件的两个边角上设置有凸出的圆角。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缓冲圈内圈的形状与所述内壳外侧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缓冲圈内圈的尺寸略小于所述内壳外侧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缓冲圈外圈的形状与所述外壳内侧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缓冲圈外圈的尺寸略大于所述外壳内侧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缓冲圈为弹性硅胶缓冲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屏幕防摔移动终端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底面上,所述内壳设置在所述缓冲垫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缓冲垫为弹性硅胶缓冲垫。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为铝合金外壳,所述内壳为铝合金内壳。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内壳与外壳的双壳体分体式的双重防护设计,并在内壳与外壳之间设置缓冲圈与吸收撞击力,来减小显示屏和玻璃板在坠落时碎裂的风险。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既不会对其的外观的美观造成影响,也不会影响用户在使用该移动终端时的手感,还通过配重件的设置,可以使得移动终端在坠落时,让设定撞击位置先与地面进行接触,从而对该位置进行重点防护,从而在尽可能少的增加移动终端体积的情况下,大大减小显示屏和玻璃板在坠落时碎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屏幕防摔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屏幕防摔移动终端的缓冲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数字所代表的相应数字的名称:10、外壳,11、第一开口,20、内壳,21、第二开口,30、显示屏,40、玻璃板,50、缓冲圈,51、圆角,60、盖板,61、第三开口,70、配重件,80、缓冲垫;
90、设定撞击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汇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汇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8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oRaWAN物联网放号方法
- 下一篇:一种DHCP地址回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