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接头式水锤吸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8856.2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1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明;陈建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台鸥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45 | 分类号: | F16L55/045 |
代理公司: | 宁波智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55 | 代理人: | 吕军林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头式 吸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流体管路开关位置处的水锤吸收器,特别是带有直接头的水锤吸收器。
背景技术
在流体管路上,需要设置许多开关,以便进行放流或分流。在打开开关时,开关一侧积蓄了高压流体,开关另一侧通常情况下并没有流体,在打开开关的瞬间,高压流体快速地向开关另一侧流过,而在该中一侧处,通常为空气,在高压流体的冲击压缩下,由于空气的流动性相对较差,空气并不能快速地得到分散,空气会因受压而施压管壁,若管壁老化,或强度不高,则会被空气冲破,从而会导致流体泄漏。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220330688.6)公开了一种水锤吸收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水锤吸收器的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本水锤吸收器,包括筒体,筒体内具有阀芯和堵头,阀芯位于筒体外端处,堵头位于筒体内端处,筒体外端固连有接头,筒体内的阀芯与堵头之间具有压缩空气,接头上连接有三通阀,三通阀的其中一个出水端与接头相连通。本水锤吸收器具有便于使用且安装较为方便的优点。
这种水锤吸收器只能适用于金属材质的管路的联接,并不能适用于联接在非金属管路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直接头式水锤吸收器,这种水锤吸收器便于联接固定在非金属材质的输液管路中。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直接头式水锤吸收器,包括筒体和联接头,筒体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中空的联接头联接在筒体的开口端,在筒体内设有活塞,联接头的外端联接有中空的直接头,其特征在于,直接头内设有弹性材料制成的中空的内衬,在内衬与直接头内端之间形成有环形的装配腔,装配腔内设有中空的塞垫,塞垫由弹性材料制成,塞垫呈截头锥形,塞垫的小头端位于联接头内;联接头的外端带有外螺纹,直接头的内端内设有内螺纹,联接头和直接头螺纹连接在一起。
在直接头的外端一体成型有内向凸环,内衬的外端抵靠在内向凸环的内表面上。
直接头内端侧部分沿径向向外凸出。
直接头外凸部分的壁厚大于直接头外端侧部分的壁厚。
塞垫大头端抵靠在直接头内所形成的台阶面上。
在联接头外端的内口部形成有倒角面。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水锤吸收器用于和非金属管如铝塑管联接固定,非金属管插接到内衬内,在实现直接头与联接头拧紧过程中,由于塞垫的形状,联接头会使塞垫发生内向收缩,进而促使内衬裹紧非金属的表面上,而且在内衬向内径向变形时较为平缓,不会造成非金属管壁体的局部变形,从而方便实现非金属管与水锤吸收器的牢固联接。本水锤吸收器与非金属管之间的联接固定操作方便,它们之间的联接牢固性能够得到满足,很好地保证了水锤吸收器的工作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直接头式水锤吸收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联接头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本直接头式水锤吸收器,包括筒体1和联接头8,筒体1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筒体1的开口端插接在中空的联接头8内,它们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联接固定在一起。在筒体1内设有活塞3,活塞3的外周面上设有两道O形密封圈2,而实现活塞3与筒体1之间的气密封。活塞3在筒体1内位于联接头8位置处,在联接头8内一体成型有内向肩部10,用于把活塞3限定在联接头8中,在活塞3与筒体1的封闭端之间密封有空气。
联接头8的外端联接有中空的直接头4,直接头4内设有由橡胶或硅胶制成的内衬6,内衬6中空。在内衬6与直接头4内端之间形成有环形的装配腔,该装配腔可以是如下述的通过直接头4相应部分的外扩而形成,或者是内衬6相应部分的外径内缩而形成。
装配腔内设有中空的塞垫7,塞垫7的材料与内衬6的材料一致。塞垫7的形状呈截头锥形,塞垫7的小头端位于联接头8内。联接头8的外端带有外螺纹,直接头4的内端内设有内螺纹,联接头8和直接头4螺纹连接在一起。在实现联接头8与直接头4两者之间的拧紧时,联接头8外端的内口部会逐渐挤压塞垫7,使塞垫7向内径向收缩变形,进而促使内衬6向内径向收缩变形。
为实现内衬6在直接头4内的轴向定位,便于内衬6在径向向内收缩过程中的稳定性,在直接头4的外端一体成型有内向凸环5,内衬6的外端抵靠在内向凸环5的内表面上。
通过直接头4内端侧部分沿径向向外凸出,而便于直接头4内端侧与内衬6之间形成所述的装配腔,以供装配所述的塞垫7。
直接头4外凸部分的壁厚大于直接头4外端侧部分的壁厚,而使得直接头4相应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便于直接头4与联接头8之间的联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台鸥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台鸥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88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