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9442.1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1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李胜男;郭成;张丽;何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22/10 | 分类号: | G01R22/1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检测仪。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能源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很多国家建立了自己的节能政策和审计计划。能源审计作为一种专业性审计活动,是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的活动。
作为能源审计中针对企业用电情况和节电潜力发掘的初步诊断方式,节能检测可以更好地判断企业生产电耗,对企业节电潜力进行挖掘,科学合理配置用电设备的使用,提高用电设备的用电效率,防止浪费电力,特别是大型的耗电设备,通过一定的检测措施,科学、合理地投入和使用,同时注重用电质量与用电安全等目标,这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然而现有的节能检测过程仍存在以下不足:(1)节能检测工作基本上都是人工完成,需要检测人员到现场进行企业内部配电系统用电情况的实地检测,整个获取数据的过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且耗时较长、费用开支大、效率低;(2)不同的ESCO(Energy Service Company,节能服务公司),实地检测手段不规范,很多公司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实施检测,所得检测数据形式多样且缺乏说服力;(3)尽管国家已有了节能检测技术、能耗计算和节能量计算方法的国家标准,但仍然缺乏实操性强的详细技术标准,不同的ESCO所采用的数据采集和节能量算法(如取瞬时量、平均值或均方差等)都还不规范,节能量的计算结果常常受到质疑,十分不利于后期开展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合同能源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节能检测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节能检测过程存在的获取节能检测数据效率低、费用开支大、且得到的节能检测数据形式不规范,严重影响后续开展EPC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检测仪,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外围接口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WIFI通讯模块、三相电压电流采样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其中,所述外围接口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三相电压电流采样模块和WIFI通讯模块分别电连接至所述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外围接口模块,包括分别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电连接的USB接口、SD卡接口、RS-232接口和电源插口;
所述三相电压电流采样模块,包括同步信号采样模块、切换控制模块和依次电连接的电压电流采集模块、电压电流感应模块、仪表放大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及ADC信号转换模块,所述同步信号采样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电压电流感应模块、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ADC信号转换模块,所述切换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仪表放大模块,所述电压电流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至待检测电路,所述ADC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包括DSP信号处理芯片、数据缓冲模块、FLASH存储器和RAM,所述DSP信号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ADC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切换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数据缓冲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缓冲模块还分别与所述WIFI通讯模块、人机交互模块、FLASH存储器和RAM电连接,所述FLASH存储器和RAM还分别电连接至所述USB接口、SD卡接口、RS-232接口和电源插口;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CPLD逻辑控制模块、显示器、按键及串口通讯电路,所述CPLD逻辑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缓冲模块、显示器、按键及串口通讯电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围接口模块还包括温度采样接口,所述温度采样接口分别与所述FLASH存储器和RAM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DSP信号处理芯片采用TMS320F2812芯片或DSP2812芯片。
优选的,所述CPLD逻辑控制模块采用EPM3256SQC144芯片。
优选的,所述串口通讯电路包括支持RS-232或RS-485的有线通讯电路和支持GPRS的无线通讯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9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固的USB插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屏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