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速器控制器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0484.7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1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波;陈静良;杨晓辰;徐鹏远;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速器 控制器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速器控制器壳体。
背景技术
控制器是缓速器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器壳体对电路板的保护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电路板上安装着许多精密电器原件,要求壳体防水、透气、防电磁泄漏,同时要求有足够空间安装电路板和插座,另外要求外轮廓尺寸尽量小而紧凑。
目前的缓速器控制器壳体结构设计复杂不合理,容易发生渗水问题,而且壳体多用塑料材料制成,存在结构强度底、电磁泄露等缺点,严重影响控制器和缓速器的正常工作,影响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缓速器控制器壳体结构设计复杂不合理,容易发生渗水问题,而且壳体多用塑料材料制成,存在结构强度底、电磁泄露等缺点,严重影响控制器和缓速器的正常工作,影响行车安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缓速器控制器壳体。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缓速器控制器壳体包括壳体,壳体设计为槽型结构,壳体的顶部和两侧均粘贴有密封条;顶盖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且顶盖板中心处开设有通气孔,壳体和顶盖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顶盖板上安装有与通气孔相对应的通气压力阀盖;
左盖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且左盖板中心处开设有进线孔,壳体和左盖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
电路板插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且电路板插板中心处开设有多个接线孔,壳体和电路板插板通过第三螺栓固定连接,电路板插板的内壁上固定有接线孔相对应的铜螺套。
进一步,所述壳体、顶盖板、左盖板和电路板插板均采用防辐射板。
进一步,所述防辐射板从里到外依次为吸波板、硅橡胶板和金属板,吸波板与硅橡胶板之间以及硅橡胶板与金属板粘结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栓的外螺纹与第一安装孔的内螺纹螺旋连接,通气压力阀盖下部的外螺纹与通气孔的内螺纹螺旋连接,第三螺栓的外螺纹与第三安装孔的内螺纹螺旋连接。
进一步,所述进线孔内壁上紧密粘贴有两头通透的橡胶套,且橡胶套为两头通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缓速器控制器壳体通过螺栓壳体与顶盖板、左盖板和电路板插板固定连接,使得拆卸安装方便;顶盖板、左盖板、电路板插板与壳体的连接面上粘贴有密封条,保证了密封性;顶盖板上安装有通气压力阀盖,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壳体、顶盖板、左盖板和电路板插板均采用防辐射板材料构件制成,可以防止电磁泄露,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速器控制器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辐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密封条;3、顶盖板;4、第一安装孔;5、通气孔;6、第一螺栓;7、通气压力阀盖;8、左盖板;9、第二安装孔;10、进线孔;11、第二螺栓;12、橡胶套;13、电路板插板;14、第三安装孔;15、接线孔;16、第三螺栓;17、铜螺套;18、防辐射板;19、吸波板;20、硅橡胶板;21、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该缓速器控制器壳体包括壳体1,壳体1设计为槽型结构,壳体1的顶部和两侧均粘贴有密封条2;顶盖板3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4,且顶盖板3中心处开设有通气孔5,壳体1和顶盖板3通过第一螺栓6固定连接,顶盖板3上安装有与通气孔5相对应的通气压力阀盖7;
左盖板8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9,且左盖板8中心处开设有进线孔10,壳体1和左盖板8通过第二螺栓11固定连接;
电路板插板13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14,且电路板插板13中心处开设有多个接线孔15,壳体1和电路板插板13通过第三螺栓16固定连接,电路板插板13的内壁上固定有接线孔15相对应的铜螺套17。
进一步,所述壳体1、顶盖板3、左盖板8和电路板插板13均采用防辐射板18。
进一步,所述防辐射板18从里到外依次为吸波板19、硅橡胶板20和金属板21,吸波板19与硅橡胶板20之间以及硅橡胶板20与金属板21粘结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栓6的外螺纹与第一安装孔4的内螺纹螺旋连接,通气压力阀盖7下部的外螺纹与通气孔5的内螺纹螺旋连接,第三螺栓16的外螺纹与第三安装孔14的内螺纹螺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04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盘灯光激光笔互动系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资智能发放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