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内饰装饰零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0711.6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8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文;黄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装饰 零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金属装饰效果的汽车内饰装饰零件。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内饰装饰零件普遍采用水转印工艺,零件的表面花纹图案均通过薄膜吸附在零件上实现。为了达到金属装饰效果的目的,如图1所示,传统的汽车内饰装饰零件的成型过程一般包括本体注塑、零件清洗、喷涂底漆、油漆干燥、水转印、表面清洗、喷涂面漆、油漆干燥。如图2所示,传统的汽车内饰装饰零件包括四层,塑料本体4′、底漆3′、转印膜2′和面漆1′,其中底漆3′具有金属效果,转印膜2′和面漆1′均是透明的,使得整个汽车内饰装饰零件具有金属装饰的效果。
由于传统的工序较多,导致成本上升,对环境污染程度也普遍较高,需要解决以上问题,简化工艺工序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污染小、结构简单的带金属装饰效果的汽车内饰装饰零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内饰装饰零件,所述汽车内饰装饰零件由面漆层、转印膜和塑料本体组成,所述塑料本体中添加有金属微粒。
进一步地,将所述塑料本体中添加有金属微粒替换为,所述面漆层中添加有金属微粒。
进一步地,所述面漆层中添加有金属微粒。
进一步地,所述面漆层、所述转印膜和所述塑料本体依次从外向内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面漆层为透明或半透明。
进一步地,所述面漆层为喷涂在所述转印膜表面的清漆。
进一步地,所述转印膜为透明或半透明。
进一步地,所述转印膜上印有图案,或文字。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本体在注塑时加入所述金属微粒。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本体为不透明。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塑料本体中添加了金属微粒,省略了传统的金属底漆层的工艺,简化了工序、降低了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使产品的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传统的汽车内饰装饰零件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图2是传统的汽车内饰装饰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内饰装饰零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内饰装饰零件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内饰装饰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面漆2′-转印膜 3′-底漆
4′-塑料本体
1-面漆层 2-转印膜3-塑料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汽车内饰装饰零件为长条形的板件,汽车内饰装饰零件安装在汽车的内部,呈现金属质感,用于提升汽车内部的整体美观性。汽车内饰装饰零件可以安装在车门内侧,或仪表板处。
如图5所示,汽车内饰装饰零件从外向内依次包括三层,由面漆层1、转印膜2和塑料本体3组成,塑料本体3中添加有金属微粒。
图5的上方为汽车内饰装饰零件的外部,下方为内部。塑料本体3设置在最底层,塑料本体3的表面上形成转印膜2,最后在转印膜2的表面喷涂面漆层1。
本实施例中,在塑料本体3中添加有金属微粒,由于转印膜2和面漆层1均为透明的,塑料本体3的金属效果透过转印膜2和面漆层1,整体零件呈现出金属质感。
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内饰装饰零件相比于传统的零件,少了底漆层,结构上更加简单,同样能够呈现出金属效果。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制造工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0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砂壶(冰清玉洁)
- 下一篇:紫砂壶(亲和源壶‑和字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