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智能手机纳米指纹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1369.1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8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邓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海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5237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手机 纳米 指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智能手机纳米指纹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置的发展,智能手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变革。目前,人们出行一般都会随身携带手机,通过手机可以进行电子银行交易、无线证券交易、无线网上购物等应用,手机已经慢慢演变成人们的娱乐平台、商务平台。然而,手机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个人隐私泄露、手机病毒等问题也对信息安全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手机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促进了新技术的发展,最新的手机指纹识别技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为此,应用于智能手机指纹识别的指纹环技术应运而生。其中,智能手机的指纹环是指智能手机正面下方嵌套在指纹键边缘处的金属环。但是,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指纹环通常是用合金制成的,经过抛光后侧面上仍然会有刀纹、杂点、异色、大小边等缺陷存在,并且底面镭雕后会出现脏污、变形,毛刺、氧化等不良现象,这不仅会影响美观性,而且手指在与指纹环接触时也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手机纳米指纹环,通过采用SUS316L不锈钢材料制作指纹环主体以及采用纳米材料注塑宝理,同时,通过采用核桃粉作为抛光粉对指纹环主体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不仅能够消除侧面刀纹、周边毛刺,还能有效避免底面镭雕后出现脏污、变形、毛刺、氧化等不良现象,从而使指纹环的美观性和手感都得到了提高,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智能手机纳米指纹环,包括指纹环主体、宝理和凸块,所述指纹环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为弧形结构,所述指纹环主体内表面的底部对称设有四个凸块,所述指纹环主体上设有宝理,所述宝理采用纳米材料注塑成型,所述指纹环主体的外表面设为高光面。
优选的,所述指纹环主体采用SUS316L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指纹环主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采用核桃粉为抛光粉进行抛光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SUS316L不锈钢材料制作指纹环主体以及采用纳米材料注塑宝理,同时,通过采用核桃粉作为抛光粉对指纹环主体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不仅能够消除侧面刀纹、周边毛刺,还能有效避免底面镭雕后出现脏污、变形、毛刺、氧化等不良现象,从而使指纹环的美观性和手感都得到了提高,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指纹环主体,2-宝理,3-凸块,4-高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手机纳米指纹环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智能手机纳米指纹环,包括指纹环主体1、宝理2和凸块3,所述指纹环主体1采用SUS316L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指纹环主体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为弧形结构,所述指纹环主体1内表面的底部对称设有四个凸块3,所述所述指纹环主体1上设有宝理2,所述宝理2采用纳米材料注塑成型,所述指纹环主体1的外表面设为高光面4,所述指纹环主体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采用核桃粉为抛光粉进行抛光处理。
工作原理:通过采用SUS316L不锈钢材料制作指纹环主体1以及采用纳米材料注塑宝理2,同时,通过采用核桃粉作为抛光粉对指纹环主体1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不仅能够消除侧面刀纹、周边毛刺,还能有效避免底面镭雕后出现脏污、变形、毛刺、氧化等不良现象,从而使指纹环的美观性和手感都得到了提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海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海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13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