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窗反射式微型X射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2302.X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2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舒;李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颐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5/02 | 分类号: | H01J35/02;H01J3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2 | 代理人: | 罗晓鹏 |
地址: | 2018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式微 射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窗反射式微型X射线管。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x射线管体积都比较大,在仪器的结构设计中占据较大的空间,为仪器设计的小型化,必须要缩小x射线管的体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批的x射线荧光分析仪,特别是在环境监测(空气,水质,土壤)土壤普查,地质采矿,国土资源的普查,粮食检测,进出口产品所含有害元素的检测,等方面需要大批X射线荧光分析仪,特别缺少野外随机使用的的小型携带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X射线荧光分析仪小型化以及小型化散热的问题。因此,需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窗反射式微型X射线管,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小型化以及小型化散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侧窗反射式微型X射线管,所述射线管包括一圆柱形外壳,所述外壳的第一端设有发射端,所述外壳的第二端设有出射端,所述出射端包括一透射窗和一反射靶,所述透射窗相对于所述反射靶和所述发射端呈反射角度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设置设置反射靶,让射线在射线管内通过反射靶之后再穿射透射窗发射到射线管外,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小型化以及小型化散热的问题。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反射靶靶面与所述外壳轴心线呈45°夹角设置,所述透射窗相对于所述反射靶靶面和所述发射端呈直角角度设置,所述透射窗平行于所述外壳轴心线。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透射窗窗面为平面窗口。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透射窗窗面为弧面窗口。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弧面窗口弧面为扇状侧面的弧面,所述弧面窗口与所述外壳圆形弧角度相同。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透射窗为铍窗口,所述外壳为陶瓷外壳。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发射端包括一发射头、N根电极线、灯丝,(N>1);
所述电极线穿过所述发射头侧面,所述灯丝安装在所述电极线内侧的端点。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反射靶上设有散热单元。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出射端与所述外壳以套设镶嵌的方式相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出射端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金属密封层。
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反射靶,让射线在射线管内通过反射靶之后再穿射透射窗发射到射线管外,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小型化以及小型化散热的问题。通过进一步设计,使将反射靶上设有散热单元提高散热性,及将透射窗设置射线管的侧面,进一步提高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窗反射式微型X射线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窗反射式微型X射线管,如图1所示,射线管1包括一圆柱形陶瓷制外壳2,外壳的第一端设有发射端3,外壳2的第二端设有出射端4,发射端3和出射端4与外壳2以套设镶嵌的方式相连接,衔接之间设有金属密封层。其中以便捷而且密封性较好的凹凸槽衔接模式较好,相互咬合的凹凸槽之间用金属密封的方式进行密封。
出射端4包括一铍窗口的透射窗5和一带有金属散热单元6的反射靶7,由于金属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可以更好的将反射靶上的热量传递出去。由于陶瓷有更好的精细加工特征,保证了小型化射线管1的精细度。透射窗5相对于反射靶7和发射端3呈反射角度设置。反射靶7靶面与外壳2轴心线呈45°夹角设置,透射窗5相对于反射靶7靶面和发射端3呈直角角度设置,透射窗5平行于外壳2轴心线。在透射窗5窗面与外壳2的轴心线平行的时候,有利于使外形美观、整齐统一,也方便加工制造及后期的运输使用。这是其他角度所不具备的优势。
透射窗5窗面可以为平面窗口,也可以为弧面窗口。当为弧面窗口时弧面为扇状侧面的弧面,弧面窗口与外壳圆形弧角度相同。这样透射窗5的窗面很好的设置在射线管1的侧面。
发射端3包括一发射头8、两根电极线9、灯丝10。两根电极线9穿过发射头8侧面,灯丝10安装在两根电极线9内侧的端点。
在具体使用中,通过设置反射靶,让射线在射线管内通过反射靶之后再穿射透射窗发射到射线管外,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小型化以及小型化散热的问题。通过进一步设计,使将反射靶上设有散热单元提高散热性,及将透射窗设置射线管的侧面,进一步提高了适用性。
以上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这并不影响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颐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颐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2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数据模块共用射频天线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 下一篇:新型产权测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