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安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2423.4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9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宁兆伟;冯涛;梁丛武;张健超;黄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握得太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10 | 分类号: | H02S20/10;H02S40/22;H02S4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安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日近枯竭,能源问题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为了能寻求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人们不约而同的将视角转向了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太阳能资源。近年来以太阳能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光伏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太阳能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太阳光辐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直接发电形式。光伏发电系统一般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等部件组成,将太阳能转换为可利用的电能。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系统中价值最高的,其作用主要是将太阳光的辐射能量转换为电能。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主要是对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和保护。逆变器是把太阳能电池组件或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供应给电网或者交流负载使用的设备。蓄电池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储能部件,可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实际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应用规模跨度大,从小到不足一瓦的太阳能草坪灯,大到几兆瓦的光伏电站,所以其组成部分也略有差异。
太阳能光伏发电发电过程简单,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不消耗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无噪声、无污染,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尽管太阳能这么多的优势,但它还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在陆地上单位面积上能够直接获得的太阳能量较少,所以太阳能的利用实际上是低密度能量的收集、利用。这样若想得到大的电能就必须扩大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面积。传统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在有限的空间内,不能安装更多的组件,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安装系统,该安装系统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更多太阳能电池组件,增加了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装量,充分合理的利用更多的太阳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安装系统,包括多个立柱、横梁、侧梁、斜拉杆、支撑板、反光镜和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的立柱作为整个安装系统的主要支撑点,采用焊接的方法将横梁、侧梁和立柱相互连接起来,斜拉杆连接在横梁、侧梁和立柱组成的长方形中,起到加固的作用。多个支撑板连接成一个长方体,且长方体的一面与地面呈一定倾角, 使得太阳光垂直照射到此面上。两块反光镜分别置于长方体的前方和后方,分别与相邻的长方体上的两面成一定角度,使得太阳光经反射垂直照射到对应的平面上。长方体的三个面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组件。
所述的立柱、横梁、侧梁、斜拉杆均为镀锌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
所述的立柱、横梁、侧梁、斜拉杆和支撑板之间通过氩弧焊的方式焊接为一体。
所述的支撑板为铝材质,利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热量散失。
所述的反光镜反射率在95%以上,以将更多的太阳光反射到太阳能电池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安装系统的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在一定的空间内增加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数量,并利用反射镜对太阳光的路径进行调节,使得每块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表面均能接受到较大强度的光照。此外,太阳能电池组件下面设置的铝支撑板使其具有更好的散热能力,增加了组件的输出功率。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单位空间内的的组件安装量,充分利用了太阳光,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太阳能安装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1-16为立柱,21-26为斜拉杆,31-32为反光镜,41-43为太阳能电池组件,51-56为横梁,61-64为侧梁,71-73为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与内容,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握得太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握得太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24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