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车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2928.0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0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津;汤叶华;施成军;孟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贝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8 | 分类号: | H01L31/048;H01L31/052;B60R16/033;B60J1/00;B60J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车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车窗。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与汽车相结合的技术日益完善,如在车顶上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在车窗上使用卷帘式的柔性太阳能材料等,但这些结合的方式都较为生硬,影响美观,且安全系数不高。因此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与汽车本身融为一体的技术,如申请号为:201420412187.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分别位于车窗玻璃外表面和内表面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所述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储能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霍尔电压传感器和升压降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霍尔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器的输出端与升压降压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升压降压芯片的输出端与电源插座的输入端连接。该太阳能供电系统,通过安装内外两侧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使得车窗进行发电,成本高但发电效率却不高,同时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时会产生热量,用户体验度不佳。
又如申请号为:201120296400.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车窗,将太阳能电池与汽车窗相结合,通过将太阳能电池制成车窗形状,利用原有汽车车窗结构、升降机构及在车顶内饰中内置太阳能电池收纳装置,在不改变原车窗结构情况下,使太阳能电池车窗与原有车窗形成双层结构,覆盖四面所有车窗。将单晶硅、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制成车窗形状与大小,与现有车窗结构相结合。两侧车窗利用原有车窗结构及升降结构,采用增加一道车窗升降导槽方法,与原车窗结构形成双层车窗结构,利用现有车窗升降机构加以调整,对两层车窗升降实现分别控制。该太阳能车窗通过增设一层太阳能电池车窗进行发电,不能与原有车窗合二为一,结构复杂,且维护不易,另外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太阳能车窗加工成本高且发电效率不高,散热效果差导致用户的体验度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车窗。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车窗,包括车窗框和车窗,所述车窗为双层玻璃,两层形状大小一致,且相对设置,依次为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相对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内层玻璃之间设置有EVA粘结层,所述车窗两侧均设置有金属电极和金属连接器,所述金属连接器包括正极连接器和负极连接器,所述正极连接器设置在车窗左侧,所述负极连接器设置有车窗右侧,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金属电极和金属连接器依次相连。
在此基础上,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为内部中空的矩形柱,且散热装置内部包括吸气区、电极保护区和喷气区,所述吸气区和喷气区分别设置在电极保护区的两侧,所述电极保护区与电极相连。
在此基础上,所述散热装置设置有两个,分别为左散热装置和右散热装置,所述左散热装置和右散热装置分别安装在车窗的左右两侧,所述左散热装置的吸气区设置在电极保护区的右侧,所述喷气区设置在电极保护区的左侧,所述右散热装置的吸气区设置在电极保护区的左侧,所述喷气区设置在电极保护区的右侧。
在此基础上,所述吸气区设置有吸气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吸气装置和过滤装置竖向平行设置,所述吸气装置设置在过滤装置的后方。
在此基础上,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挡块和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挡块的前端,所述挡块表面均匀设置有栅格,所述栅格包括第一栅格和第二栅格,所述第一栅格和第二栅格间隔设置。
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栅格为镂空状并与吸气装置相连,所述第二栅格与吸气装置相抵的一面密封,且第二栅格内部设置有存储装置。
在此基础上,所述存储装置包括存储盖、存储托盘和连接管,所述存储托盘固定设置在第二栅格的密封面,所述存储盖套装在存储托盘的上方,所述存储托盘与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相邻第二栅格的连接管相连。
在此基础上,所述存储盖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存储盖的边长小于第二栅格的边长。
在此基础上,所述存储托盘为橡胶托盘,且存储托盘的中心部向内凹陷。
在此基础上,所述喷气区设置有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与吸气区的吸气装置相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贝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欧贝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29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