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密码锁的手提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3761.X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3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强 |
主分类号: | A45C3/00 | 分类号: | A45C3/00;A45C13/10;E05B3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密码锁 手提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袋子,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密码锁的手提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手提袋的品种(款式)也多种多样。但是目前市场上比较缺乏能保护使用者隐私和避免物品丢失的袋子,现在市场上的袋子普遍都是任何人可以随意打开不带密码锁的手提袋,这样对于使用者来说没有任何的隐私保护作用且容易丢失物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密码锁的手提袋。
一种带有密码锁的手提袋,主要由袋子本体、密码锁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子本体上设有本体拉链,本体拉链上设有本体链头,所述的本体链头上设有锁扣柄,锁扣柄上设有锁扣;所述的密码锁包括锁口、按钮、密码轮,所述的锁口设有锁扣卡位;所述的锁扣可扣在锁扣卡位上。
优选的,所述的袋子本体上设有旁设有小袋子,小袋子上设有小拉链,小拉链上设有小链头。
优选的,所述的密码轮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优选的,所述的密码锁设在袋子本体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密码锁的手提袋,能够有效的防止他人打开手提袋,避免物品的丢失,起到保护使用者的隐私作用。同时这种手提袋使用密码锁,用户无需携带钥匙,或者不会因为钥匙的丢失而烦恼,简单实用,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码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本体链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密码锁与锁扣柄、锁扣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密码锁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密码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袋子本体、2-密码锁、3-锁口、4-按钮、5-密码轮、6-密码轮、7-本体链头、8-本体拉链、9-小拉链、10-小袋子、11-小链头、31-锁扣卡位、71-锁扣柄、72-锁扣、21-中间板、22-弹簧、23-固定条、25-固定环、26-缺孔、27-卡条、241-凹凸处、242-旋转体、243-增大摩擦处、244-凸起、245-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带有密码锁的手提袋,主要由袋子本体1、密码锁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子本体1上设有本体拉链8,本体拉链8上设有本体链头7,所述的本体链头7上设有锁扣柄71,锁扣柄71上设有锁扣72;所述的密码锁2包括锁口3、按钮4、密码轮5,所述的锁口3设有锁扣卡位31;所述的锁扣72可扣在锁扣卡位31上。
优选的,所述的袋子本体1上设有旁设有小袋子10,小袋子10上设有小拉链9,小拉链9上设有小链头11。
优选的,所述的密码轮5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优选的,所述的密码锁2设在袋子本体1侧边。
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提袋可以为笔袋、书包、手提包等小容纳包。当需要锁住本体链头的时候,先通过密码轮设定一个密码,然后将本体链头上的锁扣扣在锁口的锁扣卡位上,再打乱密码轮即可将本体链头锁定。当需要开启本体链头的时候,先将密码轮转动到事先设定的密码值,然后推动按钮,即可打开本体链头。在本体链头上的锁扣没有扣在锁口的锁扣卡位上时,可以通过旋转密码轮来重新设定密码。
本实用新型中密码锁的工作原理为:由于锁扣插入锁口时,锁扣会被锁扣卡位卡住,所以拔不出来,从而实现了锁住拉链头的目的,当滑动按钮时,由于按钮与锁扣卡位都是在中间板上,这样就会滑动锁扣卡位,从而锁扣可以拔出,实现解锁,由于弹簧的作用,所以放开按钮时,锁扣卡位还会上去。由于密码轮上的旋转体可以随意滚动,当设置初始密码的时候,滑动按钮,卡条会穿过缺孔进入到缺口中,这样卡条就会卡住旋转体,而这个时候就可以旋转密码轮,设置成用户需要设置的密码值,当松开按钮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卡条回回位,这时滚动密码轮,由于增大摩擦处的作用使旋转体与密码轮同时转动,这样就需要将密码轮滚动到初始设定的密码值时,卡条才能穿过缺孔进入到缺口中,打开密码锁。密码轮的结构及其原理为:密码轮的内侧设有凹凸处,所述的密码轮内部中间设有旋转体,所述的旋转体设有增大摩擦处,所述的旋转体上设有凸起,所述的凸起上设有缺口。所述的凹凸处与增大摩擦处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增大旋转体与密码轮之间的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强,未经吴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3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