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海洋地震长期实时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5326.0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1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黄豪彩;沈芸;黄亮;俞宙;吴季;盛超武;张晨韵;陈鹰;韩军;孙贵青;叶瑛;李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G01V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海洋 地震 长期 实时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地震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海洋地震长期实时探测器。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球内部物理性质和地震灾害越来越关注,海洋地震学逐渐兴起,成为目前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由于海洋覆盖了大多数的板块边界,大多数地震发生在洋底,通过大陆地震观测获得的地球内部结构模型不足以表达海洋更深部的结构。而现代数字式宽频地震站为我们研究更精细的更深层的地球结构提供了可能。但是大部分地震站主要分布在陆地上,在占地球表面三分之二的海洋中,尤其是在南半球中,地震台站却还非常少,这不仅大大限制了海洋地震科学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地球科学的要求。因此在被海洋覆盖的地域进行地球活动的观测仍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全球海洋地震观测已进入深海海底长期定点实时观测阶段,海底地震仪在地震研究中发挥了很大的贡献,但海底地震仪存在技术要求高、成本高、回收率不高、实时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短期内在海洋中大规模的布放。美国和法国在低成本的自治式海洋地震记录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研发了Mobile Earthquake Recorder in Marine Areas by Independent Divers(MERMAID),这种海洋地震传感探测仪可望在大规模应用于海洋地震科学研究中,并正在研制更先进的Sonobuoy Mobile Earthquake Recorder in Marine Areas by Independent Divers(Son-O-MERMAID)。我国在长期海洋地震观测基本处于空白,海洋地震观测是高科技的系统工程,我国海洋地震观测方面又是刚刚起步,需要把中国的海洋地震观测当成有战略意义的长期性科技事业来推动。
公告号为CN102788992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海洋地震探查方法和系统,包括:连续记录的独立海底容器,其特征是它有浅断面箱体。外部缓冲垫用于促进海底耦合并防止鱼网缠绕。各个容器是利用柔软的,非刚性,非导电缆线拴系在一起以控制容器的部署。从船只的甲板上部署和取回容器,该甲板配置成有存放系统和处理系统,可以在运行时使容器固定到缆线上。存放系统是有槽沟的自动电唱机式配置,其中各个容器被随机地存放在槽沟中,在不打开容器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提取数据,充电,测试和同步的操作。容器可以包含惯性导航系统以确定海底位置和定时的铷钟。该系统包含数学常平架。缆线可以包含剪切耦合,它设计成在缆线张力达到某个水平时自动地切断。该发明的海洋地震探查系统需要借助船只作业,无法实现长期实时的勘测,且不能随时在海水中移动。
公告号为CN1601301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海洋地震检波器,包括振动体和适配器,振动体固定在壳体内,振动体至少由压电体、金属基片构成,压电体固定在基片上,基片被固定在壳体上,壳体内的压电体、金属基片至少形成一个空腔,构成空腔振动体;适配器由导磁材料、适配线圈构成,导磁材料将初、次级线圈组合在一起;初级与压电材料连接,次级与电缆电连接。空腔振动体外层壳体有凸台。外壳是透声材料,这种海洋地震检波器能克服现有的海洋勘测中使用的检波器在低频段信号的接受性能不好、接收效果比较差的问题。
以上现有技术均无法填补我国在低成本长期实时海洋地震观测方面的空白,我国海洋地震科学和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推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海洋地震长期实时探测器,采用北斗卫星定位-通信、太阳能和波浪能混合供电,光纤激光水听器阵列降噪,实现海洋地震低成本长期实时探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移动式海洋地震长期实时探测器,包括主控水密装置、定位与通信装置、能量供给装置以及传感探测与信号处理装置;
所述的主控水密装置为设有仪器舱的浮体球;所述的浮体球包括浮体球上罩和浮体球下罩,所述的浮体球上罩顶部固定有铁架,所述的铁架中心设有支撑杆,周围设有支架;所述的浮体球下罩底端固定有一圆筒;所述的圆筒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装有锂电池的升沉阻尼板;
所述的定位与通信装置包括北斗天线、一端与北斗天线通过螺纹连接且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的雷达反射器、安装在浮体球仪器舱内的定位与通信模块、以及安装在浮体球仪器舱内的主控和数据存储模块;
所述的能量供给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波浪能发电装置、安装在浮体球仪器舱内的太阳能发电模块和波浪能发电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5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质放射性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接触式光缆电磁寻线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