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剪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5457.9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9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公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H01R4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装置 以及 具有 剪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剪切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对线材的端部是否被剪断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剪切装置。
背景技术
在马达的定子制造工序中,在对定子铁芯进行线圈缠绕时,需要预留一段导线的引出端(即线头),以便进行后续的连接等工序。但在上述连接工序完成后,需要对引出端的多余部分进行剪切,以使定子更容易安装在马达外壳内。
以往,为了对马达定子线圈的从定子铁芯引出的引出端进行剪切,存在一种剪切装置,该剪切装置包括:定子保持机构,该定子保持机构用于保持的定子;以及剪切机构,该剪切机构对上述引出端进行剪切。
然而,在利用上述剪切装置进行剪切作业的过程中,存在由于剪切机构的钝化或其他机械故障而导致定子线圈的引出端(线头)没有被全部剪断的情况,因此产生因线头剪切工序的次品率高而导致返工频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因线材的端部未被剪断而导致的故障的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剪切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为:一种检测装置,用于对从线材的端部剪下的线头进行检测,上述检测装置包括线头通过部,该线头通过部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供剪切后的线头通过,其中,上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部,该检测部设置于上述线头通过部,用于检测上述线头是否通过上述线头通过部。
通过设置检测装置来检测剪切后的线头是否通过,能够使剪切装置判断当前剪切动作是否顺利完成,以决定是否对下一线头进行剪切。由此,能避免因在线头未被剪断的情况下继续操作而引发的故障,解决因线头剪切工序的次品率高而导致返工频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线头通过部为宽口位于上方而窄口位于下方的漏斗状。
通过将线头通过部设置成宽口位于上方而窄口位于下方的漏斗状,线头更容易通过该线头通过部,能够提高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有利于降低剪切工序的次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检测部是光传感器,且设置于上述线头通过部的周向侧壁。
通过将检测部设置成光传感器,有利于减小检测部的设置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检测部是磁传感器,且沿着上述线头通过部的周向侧壁环绕设置。
通过将检测部设置成磁传感器,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有利于降低剪切工序的次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磁传感器沿着上述宽口的周向侧壁环绕设置。
通过将磁传感器设置成沿着上述宽口的周向侧壁环绕,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有利于降低剪切工序的次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磁传感器沿着上述窄口的周向侧壁环绕设置。
通过将磁传感器设置成沿着上述窄口的周向侧壁环绕,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并且有利于减小检测部的设置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技术方案为:一种剪切装置,其中,包括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六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对定子线圈的作为所述线头的引出端进行检测。
通过该剪切装置,能避免因在线头未被剪断的情况下继续操作而引发的故障,解决因线头剪切工序的次品率高而导致返工频发的问题。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剪切装置,通过设置检测装置来检测剪切后的线头是否通过,能够使剪切装置判断当前剪切动作是否顺利完成,以决定是否对下一线头进行剪切。由此,能避免因在线头未被剪断的情况下继续操作而引发的故障,解决因线头剪切工序的次品率高而导致返工频发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的剪切装置的主视图。
图2A是示出检测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B是示出检测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进行说明。
[剪切装置1的具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日本电产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54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台架的后端支撑装置及发动机台架
- 下一篇:一种消除脏水的城市环卫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