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剪毛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6898.0 | 申请日: | 2017-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7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桥;张旭;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鲁木齐北元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B19/24 | 分类号: | B26B19/24;B26B19/2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65107 | 代理人: | 祁磊 |
地址: |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动 剪毛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剪毛机技术改进,特别是一种新型电动剪毛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动剪毛机基本由剪切头、减速器(或无减速器)、电动机等关键部分组成,其电动机部分体积比较大,整机相对较重,这些都会影响到剪毛操作的灵活性和剪毛效率;同时这类电动剪毛机大部分使用半开放式电动机,在有尘土和羊毛碎茬的条件下工作,异物会随着电动机的散热系统吸入到电动机内部,直接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或是使用较大体积的封闭式电动机,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机和剪切运动部分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的散出,剪毛手长时间重负荷手持这样的电动剪毛机工作会有不适感甚至整机过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动剪毛机结构,使用电动机,配以高效紧凑的行星式齿轮减速器,电动机安装风扇以引导外部的空气从后部向机头体流动的方式冷却电动机和整机,实现灵活、轻便剪毛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电动剪毛机结构,包括电动机、圆筒、接线插座、由行星架、行星齿轮、行星轴构成的行星减速器及风扇;还包括金属制机头体、硅胶套、风扇、接线板、右后端盖、左后端盖、齿圈、垫片、轴承、偏心轴;电动机动力输出端圆形设有的外螺纹与机头体后部内孔设有的内螺纹以螺纹连接的方式相互装配在一起;机头体外圆设有若干条向上凸起的第一加强筋和从外部贯通到内部的通气孔,电动机后部轴上装配有外形呈圆锥状的风扇;金属制机头后端外圆具有若干条向上凸起的第二加强筋、位于第二加强筋之间有向前端贯通的凹槽及孔道,孔道从金属制机头体的外部向内部贯通,其后端内部设有安装行星减速器的内圆体和内螺纹;电动机外壳封闭,其动力输出端具有与金属制机头体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前端设有向外伸出的齿轮轴,后端具有向外凸出的大于电动机外径的凸圆体;右后端盖、左后端盖均呈半圆形,内部具有半圆槽,通过螺钉固定在电动机后端的大于电动机外径的凸圆体上,其内设置圆台阶的圆周上设有均匀向上凸起的第一防转齿;圆筒覆盖在第一加强筋上,一端具有卡在电动机后端凸圆上的缺口,在圆筒的此端外圆上设有一圈均匀的内凹的第二防转齿;接线插座安装于新型电动剪毛机结构最后部,其后端凸出的第二圆台阶外圆具有外螺纹,前端设有内凹陷的配装接线板的台阶,其中空的腔体周围具有若干个第一通孔;齿圈外圆光滑,内部具有第一啮合齿,过盈安装于金属制机头后端设有的内孔内;行星轮外圆具有第二啮合齿,第二啮合齿中心具有第二通孔,两侧端面上设有的向外凸出的第三圆台阶安装于行星轴上;行星轴在其外圆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第四圆台阶,过盈安装于行星架上;行星架一端设有配装行星轴的凸圆体,另一端配装有与偏心轴连接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具有多条通风孔道的金属制机头体组件的后端设置一个末端具有内螺纹的圆柱空间,在圆柱空间内装入轴承和行星减速器,在其末端用螺纹连接一个封闭式表面具有通风道的电动机,在电动机后端安装一个导风风扇,通过外壳组件将金属制机头体的通风孔道、通风槽孔和电动机通风槽表面包裹覆盖,在外壳组件的后端安装一个可插拔拆卸的接线插座实现电源和外部空气与电动剪毛机的连通。通过外部提供电源驱动电动机,电动机经过行星式减速器减速,将动力传递到机头体组件完成剪切动作。同时电动机后端安装风扇,把外部的空气吸入本实用新型内部,气流通过电动机表面的槽特征进入到金属制机头体后端的槽孔,从金属制机头体前端内部排出达到对整机冷却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的主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的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星减速器的侧视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行星减速器图3的主视A-A向剖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制机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制机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制机头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圆筒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圆筒图10的侧视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圆筒图11中B处的局部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接线插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接线插座的侧视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接线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接线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鲁木齐北元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乌鲁木齐北元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6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