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筒式热管干燥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6910.8 | 申请日: | 2017-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2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程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长青 |
主分类号: | F26B17/34 | 分类号: | F26B17/34;F26B23/1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796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热管 干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干燥仓,具体是一种烘干设备上用的滚筒式热管干燥仓。
背景技术
现在粮食、食品、化工、医药、农副产品、牧草等加工生产领域中,需要在真空条件下对物料进行加热干燥处理;现在市场上的旋转式真空干燥设备的干燥仓换热多以排管式散热、隔层加热方式进行换热散热,但是它们的散热器体积大,散热面积小,热能使用效率低。湿物料在真空状态下经常形成结块,造成湿物料的干燥不均匀,影响物料的烘干品质。现在市场上的滚筒干燥仓使用过程中故障率高,不易维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滚筒式热管干燥仓。
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滚筒式热管干燥仓包括热管干燥仓,加热装置,托辊支架,滚道,齿轮圈,驱动装置。
所述的热管干燥仓的两端有进料口,出料口。
所述的齿轮圈安装在热管干燥仓的出料口端的滚筒的筒体上。
齿轮圈和滚筒的筒体连接固定为一体。
所述的滚道安装在热管干燥仓的两端的滚筒的筒体上。
滚道和滚筒的筒体连接固定为一体。
所述的托辊支架包括托辊,支架;托辊支架或者是包括轴承装置,支架。
所述的托辊安装在支架上。
托辊支架支撑着热管干燥仓的滚筒上的滚道。
所述的轴承装置的轴承座安装在支架上。
轴承装置的轴承内圈套在干燥仓的两端的进料口,出料口上。
干燥仓两端的进料口,出料口由轴承装置支撑着。
干燥仓在驱动装置带动着在支架旋转运动。
所述的热管干燥仓的进料口端的托辊支架的高度大于热管干燥仓的出料口端的托辊支架的高度。
倾斜的热管干燥仓便于滚筒内的物料自进料口向出料口的流动排放。
所述的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驱动装置电机的驱动轮带动着热管干燥仓上的齿轮圈。
齿轮圈带动着热管干燥仓。
热管干燥仓由驱动装置带动着在托辊支架上旋转运动。
所述的热管干燥仓由加热装置提供热能来加热。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导热介质,支架,储水槽,加热器。
所述的储水槽是金属制作的一个上面开口的水槽。
导热介质在储水槽的里面。
所述的热管干燥仓的下部浸泡在储水槽内的导热介质中。
所述的导热介质由加热器来加热。
加热器产生的热能通过导热介质来携带,导热,散热。
携带着热能的导热介质将热能传导给热管干燥仓的滚筒的筒体上。
支架固定支撑着储水槽,储水槽是固定不动的。
所述的热管干燥仓由托辊支架支撑着可以在托辊支架上旋转运动。
所述的热管干燥仓包括热管,滚筒,固定条。
所述的固定条是钢条,或者是钢筋。
所述的热管包括金属管,翅片,导热工质,圆弧面封头。
导热工质在两端密封的热管的管内。
金属管是金属制作的一端已经密封的管。
金属管上有翅片。
所述的圆弧面封头是金属制作的圆弧面封头。
所述的金属管的另一端与圆弧面封头连接是螺丝固定密封连接,或者是焊接固定密封连接。
所述的金属管另一端的管口的管面上有螺纹。
金属管的另一端与圆弧面封头连接固定密封的。
所述的热管的圆弧状封头的一端与滚筒的筒体内壁结合部位用焊机焊接为一体。
每一根的热管都是单独焊接在滚筒的筒体上的。
热管与滚筒通过固定焊接,热管与滚筒连接为一体。
热管和热管的间距为15—50mm。
热管在滚筒的筒体上的布局是环绕状的。
所述的热管的上端与热管的上端之间由固定条连接固定支撑。
每根热管的上端有1—2根固定条来固定。
一根热管的内部和另一根热管的内部是不相通的,当某一根热管出现损坏产生泄漏,不影响整个滚筒式热管干燥仓的使用。
所述的驱动装置是变速电机,或者是液压马达。
所述的储水槽和热管干燥仓是不连接的。
储水槽和热管干燥仓的间距是30—200mm。
所述的导热介质是水,或者是导热油,或者是不冻液,或者是空气。
所述的滚筒的内径高度是1500—5500mm。
热管的直径是15—48mm。
热管的高度是600—2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长青,未经程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6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