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杂物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7239.9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6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沃伦·布朗;哈利·索默;格雷厄姆·格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12 | 分类号: | E01H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凯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物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杂物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的树叶收集装置而言,用户使用树叶收集装置时需要握持收集部才能对树叶进行收集。但是握持收集部进行收集时会使用户频繁弯腰,增加用户使用时的体力消耗,影响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用户握持收集部收集树叶时导致的频繁弯腰而增加用户体力消耗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用户频繁弯腰、节省用户体力、提高收集效率的的杂物收集装置。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杂物收集装置,包括:
收集耙,所述收集耙具有底板及位于所述底板边缘位置的收集边沿;
与所述收集耙连接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与所述底板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的握持部;
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收集边沿之间存在第一预设距离,且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的范围为40cm~120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收集耙的方向延伸;
所述握持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支撑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
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支撑杆连接处设置有锁紧部件,所述锁紧部件能够将所述握持部锁紧并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管部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管部可伸缩设置的第二管部;
所述第一管部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管部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部中,且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的抵靠部,且所述抵靠部位于所述握持部远离所述收集耙的一侧;
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抵靠部之间存在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范围为15cm~40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收集耙的一端朝向背对所述收集耙的收集表面所在的方向弯折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靠部呈弧形设置,弧形的所述抵靠部具有内侧表面及背对所述内侧表面的外侧表面,所述外侧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内侧表面的直径;
所述内侧表面朝向远离所述收集耙的方向凸出,且所述内表面的朝向与所述收集耙的收集表面的朝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还包括第三管部及相对于所述第三管部可伸缩设置的第四管部;
所述第三管部的一端与所述握持部连接,所述第四管部安装于所述第三管部中,且所述第四管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抵靠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在所述收集边沿处呈直线型或锯齿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耙包括围设于所述底板收集表面上的半封闭挡板,所述收集边沿位于所述半封闭挡板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杂物收集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收集耙用于收集树叶等杂物,通过握持部方便用户对收集耙进行握持,并且,握持部与收集边沿之间的第一预设距离在40cm~120cm范围内时,能够使得连接部的长度加长,进而使得握持部与收集耙的收集边沿之间的距离增加。这样当用户使用杂物收集装置对树叶等杂物进行收集与处理时,由于连接部的长度加长,用户握持在支架组件的握持部上并通过收集耙对树叶等杂物进行收集,用户无需弯腰即可通过收集耙的收集边沿对树叶等杂物进行收集,使得收集树叶等杂物的过程更加省力,进而提高收集效率,便于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杂物收集装置通过加长连接部的长度使收集耙的收集边沿与握持部之间的距离在第一预设范围内,使树叶等杂物收集的过程更省力,有效的解决用户握持收集部收集树叶时导致的频繁弯腰而增加用户体力消耗的问题,提高收集效率,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杂物收集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杂物收集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杂物收集装置的右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杂物收集装置的爆炸图;
其中:
100-杂物收集装置;
110-收集耙;
111-底板;
1111-收集边沿;
112-半封闭挡板;
120-支架组件;
121-连接部;
122-握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7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凑迷你型球场吸水烘干移动柜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的智慧城市洒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