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法基片进入拉伸工序前的过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7497.7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1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挺;赵海玉;王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双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10/058;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20111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进入 拉伸 工序 过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隔膜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片拉伸前的过渡走膜及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湿法工艺制备微孔隔膜中,树脂原料和稀释剂(油)经高温熔融挤出冷却后形成窄小基片,窄小基片通过过渡装置进入单向或双向拉伸机器的夹子进行拉伸,拉伸后形成初步隔膜,其中过渡装置须起到使得基片展平、不偏、去油的效果。前两者会直接导致拉伸的脱夹率,后者残留会影响膜的拉伸性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方式就是分开解决,展平一般采用给予一定的张力或设置走辊的角度,保证基片不偏一般采用纠偏装置,去油一般采用刮板刮膜,没有一套完整的固定或是半固定整合设备。另外,基片经过拉伸前过渡装置时不能给予太大张力。单向或双向拉伸机器入口空间狭小,基片表面油相液体对于纠偏的安装和纠偏感应点长期使用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法基片进入拉伸工序前的过渡装置,可以同时实现薄膜产品及无纺布等产品在进入单向或是双向拉伸前的基片展平、不偏、去油等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湿法基片进入拉伸工序前的过渡装置,包括托膜支架,所述托膜支架由若干个长度依次减小的平行的不锈钢钢管组成,若干个不锈钢钢管的底部用垂直于不锈钢钢管的焊条焊上,位于基片入口端的不锈钢钢管的长度最长,位于基片出口端的不锈钢钢管的长度最短;最靠近基片入口端的两条不锈钢钢管的两侧均分别安装挡块,同一条不锈钢钢管两端的挡块为一对,所述挡块设有开口向上的U型卡槽,走基片时,在每对挡块的U型卡槽内放置一个压杆,在位于基片入口端最近的压杆上安装有压板,走基片时,所述隔膜基片在所述托膜支架上面,所述压杆和压板均在所述隔膜基片上面,每对挡块位于隔膜基片的两侧。
进一步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块均可移动,所述挡块设有位置固定结构,每对挡块之间的距离可调。
所述不锈钢钢管的数量为8根,不锈钢钢管的间距为3cm,不锈钢钢管的直径为1cm。
位于基片入口端的不锈钢钢管的长度比隔膜基片的宽度长5cm,位于基片出口端的不锈钢钢管的长度比隔膜基片的宽度短5cm。
所述压板相对于所在的压杆之间可以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相关零部件是可移动的,从而构成了包括托模支架、挡块、压板、压杆的半固定式组合装置,其中,托膜支架、压板和压杆及挡块可以使得隔膜基片在通过过渡装置时实现展平及去除表层油,两边的挡块可以使得隔膜基片不跑偏,本实用新型整套装置不需要给予基片大张力,而且所占据的空间小。通过在实际生产中测试,已经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湿法基片进入拉伸工序前的过渡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过渡装置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膜支架,2-焊条,3-隔膜基片,4-压板,5-压杆,6-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湿法工艺制备微孔隔膜中,树脂原料和稀释剂(油)经高温熔融挤出冷却后形成窄小基片,窄小基片通过过渡装置进入单向或双向拉伸机器的夹子进行拉伸,拉伸后形成初步隔膜,其中过渡装置须起到使得基片展平、不偏、去油的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湿法基片进入拉伸工序前的过渡装置,包括托膜支架,所述托膜支架由若干个长度依次减小的平行的不锈钢钢管1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双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双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74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新型节能采暖炉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燃气煮面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