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退水隧洞进口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8345.9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戴晓兵;周琦;苗宝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卢宏,郑俊超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洞 进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竖井溢洪道的泄洪消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水隧洞进口。
背景技术
竖井溢洪道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泄洪消能,如图1所示,其主要组成部分为:竖井1、消力井2及退水隧洞3,退水隧洞3与竖井1连接。
竖井溢洪道的水流经过溢流堰,在溢流堰曲线下端形成高速水流;水流在竖井1中跌落,与空气发生剪切和卷吸作用,挟带大量的气体射入竖井1底部的水体中,引发激烈的碰撞、剪切和掺混,消刹大量的能量;水流在竖井1内以明流、明满流交替或有压流的方式进入退水隧洞,再流入下游河渠。
从竖井1内水流的运动轨迹分析,由于竖井1的壁面对水流具有刚性的侧向约束力,水流的流入与流出发生在同一个空间位置上,水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正面冲撞,从而导致水流强烈的激溅和弹射。激溅和弹射的水体拍击退水隧洞进口区段的顶部,对洞顶混凝土结构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对本案涉及的技术术语做出如下解释:
退水隧洞进口:是指退水隧洞入水的那一区域段,该区域段与退水隧洞洞身段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激溅和弹射水体拍击退水隧洞进口顶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退水隧洞进口,有利于退水隧洞进口区段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同时使得退水隧洞水流流态平稳顺畅。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退水隧洞进口,包括与竖井底部连通的水平段、与水平段下游端连通的逆向斜坡段,所述水平段的顶部高程不高于逆向斜坡段下游端的底板高程。
上述方案中,水平段起到使水流转向以及缓冲和消能作用,逆向斜坡段可提高下游水位,增大水深。水平段的顶部高程不高于逆向斜坡段下游端的底板高程(即退水隧洞洞身段的底板高程),确保退水隧洞进口区域充满水体,水流始终保持有压流流态,避免了激溅和弹射水体拍击退水隧洞进口顶部。同时,竖井下部和退水隧洞进口始终存留一定深度的水体,可用于消能,消能效果完全等同于消力井,因此不用再设置消力井。
进一步的,在逆向斜坡段的下游端连接并连通有压坡段,所述压坡段的上游端的断面面积大于压坡段的下游端的断面面积,压坡段的下游端与退水隧洞洞身段连接并连通。
该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逆向斜坡段与压坡段具有对水的流态进行调整的作用,可以使得退水隧洞水流流态平稳顺畅。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坡段的顶部为倾斜面,在上游至下游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压坡段的断面面积从上游端至下游端逐渐减小。
该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顶部设置倾斜面的目的在于控制竖井内的水位。
为避免有压进口段的气泡发生震荡或气爆现象,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压坡段顶部设有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管的进口与压坡段上游端的顶部连通,第一排气管的出口与水隧洞洞身段的顶部连通。该种方案的第一排气管设计适用于退水隧洞为明流洞的情况,第一排气管能够排除气体,平衡压坡段上、下游端的气压,避免水体内部突然的压力变化。
另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压坡段顶部设有出口与大气连通的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管的进口与压坡段上游端的顶部连通。该种方案的第二排气管设计适用于退水隧洞为有压洞的情况,第二排气管能够及时排除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逆向斜坡段的底板为阶梯面,或齿坎面。这样的设计能够更好的调整水流,使水流流态更平稳。
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竖井下部和退水隧洞进口始终充满水体,水流始终保持有压流流态,避免了激溅和弹射水体拍击退水隧洞进口顶部,有利于退水隧洞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竖井下部和退水隧洞进口始终存留一定深度的水体,可用于消能,不需要设置消力井。
同时,逆向斜坡段与压坡段的调整作用,可以使得退水隧洞水流流态平稳顺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的竖井溢洪道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一种形式的退水隧洞进口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另一种形式的退水隧洞进口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2退水隧洞进口剖视图。
图中:1-竖井,2-消力井,3-退水隧洞,21-水平段,22-逆向斜坡段,23-压坡段,24-第一排气管,25-洞身段,26-第二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83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拦水坝底止水机构
- 下一篇:一种改善弯道水流流态的导流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