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波共振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8415.0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5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赖达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答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0 | 分类号: | A61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 代理人: | 林晓宏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共振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波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波共振芯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不断增加的工作压力,城市中很多人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包括中老年人,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因此,各种保健药品及保健器材随之产生。
目前,较为市面上较为多见的保健器材主要分为物理刺激类和电磁刺激类,物理刺激类一般是通过按压等方式作用于人体的穴位,如带有凹凸按摩体的保健鞋,物理刺激类必然要与人体皮肤产生挤压和摩擦,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会损伤人体;而电磁刺激类是通过电源和电子电路产生电流、电场或磁场,以此来刺激人体,使用有一定限制,成本较高,存在一定的危险,且过度使用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一定的伤害,另外,使用过程一般需要将电极或磁极粘贴在人体皮肤表面,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等反应,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波共振芯片,它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波共振芯片,包括作为载体的树脂基层,树脂基层的上表面印刷一使用金属油墨印刷而成的图案层,图案层是由呈对称设计或规率排布的图案单元规率排列而成,图案单元中含有若干镂空处,图案层的上表面印刷有一屏蔽分隔层,屏蔽分隔层中包括若干不导电及不导磁的宽度不一的隔离条,隔离条将生物波共振芯片分隔成若干形状各不相同的隔离区,屏蔽分隔层的上表面设置有PET保护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离区呈细长曲折形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屏蔽分隔层中包括若干不导电及不导磁的隔离区块,隔离区块的至少一侧边连接至少2个隔离条的端部,隔离条和隔离块将生物波共振芯片分隔成若干隔离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生物波共振芯片呈膜状,树脂基层选用柔性PET树脂膜,树脂基层的厚度为0.1~0.8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生物波共振芯片呈膜状呈片状,树脂基层选用硬质PET树脂片,树脂基层的厚度为1~6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屏蔽分隔层中包括隔离节,隔离节呈圆形或椭圆形,隔离条的端部或中段设置有隔离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生物波共振芯片的四周边缘留设有一用于将其固定在其它物体的安装区。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不需要电源、芯片和电子电路,它能够收集人体产生的微量生物波并将其聚集反射给人体,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树脂基层2、图案层3、屏蔽分隔层31、隔离条32、隔离区块、33、隔离区34、隔离节4、PET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生物波共振芯片,包括作为载体的树脂基层1,树脂基层1的上表面印刷一使用金属油墨印刷而成的图案层2,图案层2是由呈对称设计或规率排布的图案单元规率排列而成,如将图案单元可以设计成圆环形状、雪花形状、三角形和六角形等多边形的形状或人物、动物或植物等抽象而成的形状,或者以上至少2种的组合按规率排布而成的形状。图案单元中含有若干镂空处,图案层2的上表面印刷有一屏蔽分隔层3,屏蔽分隔层3中包括若干不导电及不导磁的宽度不一的隔离条31,隔离条31将生物波共振芯片分隔成若干形状各不相同的隔离区33,隔离区33呈细长曲折形状,屏蔽分隔层3的上表面设置有PET保护膜4。
屏蔽分隔层3中包括若干不导电及不导磁的隔离区块32,隔离区块32的至少一侧边连接至少2个隔离条31的端部,隔离条31和隔离块将生物波共振芯片分隔成若干隔离区33。屏蔽分隔层3中包括隔离节34,隔离节34呈圆形或椭圆形,隔离条31的端部或中段设置有隔离节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答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答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8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内科用腿部经络按摩装置
- 下一篇:神经内科超短波隔层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