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及该电子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8461.0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1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于宏;黄炜;郭小义;代远刚;尹新强;易建华;钟科军;刘建福;樊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美丽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烟雾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及该电子烟。
背景技术
传统卷烟需通过明火点燃燃烧以产生烟草烟雾,烟草在高温和裂解的过程中释放对人体有害的混合物质达数千种,所述混合物质由存在于气体中的挥发物和存在于颗粒中的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组成,如一氧化碳、酚类、醛类、尼古丁(烟碱)、烟焦油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出现了电子烟,可以在满足一定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低燃烧烟草带来的危害。
传统的电子烟分为两种,一种包含烟油雾化组件,通过加热雾化烟油雾化组件中的烟油产生烟雾供用户吸食;另一种包含烟草加热组件,通过加热烟草加热组件中的固体烟草制品产生烟雾供用户吸食。对于仅包含烟油雾化组件的电子烟,通过加热或振荡烟油以产生模拟传统卷烟的气体烟雾,虽然烟雾量较大,但烟雾口感不如真烟;对于仅包含烟草加热组件的电子烟,通过低温加热烘烤烟草以产生烟雾,可有效降低有害物质产生,虽然烟雾口感与真烟相似,但烟雾量很小。可见,传统的电子烟无法同时满足烟民对烟雾口感和烟雾量的需求,整体体验感较差。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出现了同时包含烟油雾化组件和烟草加热组件的电子烟,虽然这种电子烟结合了烟油雾化组件和烟草加热组件的优点,但是还是存在下述缺点:
第一,烟油雾化组件和烟草加热组件为两个独立的组件,产品体积较大。
第二,气流从进气孔进入烟油雾化组件的雾化腔后,带走雾化腔内的烟雾,再进入烟草加热组件的加热腔,带走加热腔内的烟雾,最终由吸嘴进入口腔。可见,烟油产生的烟雾会经过未经加热的烟草,因而会将烟草打湿,增大烟草的湿度,使得烟草不易被加热出烟,烟雾口感差。
第三,由于烟油雾化组件和烟草加热组件中的发热体均只对一种发烟物质进行加热,因而发热体上的热量不易被烟油或烟草及时吸收,容易导致电子烟表面温度较高,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现有的电子烟中,烟油雾化组件和烟草加热组件为两个独立的组件,产品体积较大,烟雾口感差,电子烟表面温度较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了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及该电子烟,利用一个发热体同时雾化烟油和加热烟草,产品体积小,电子烟表面温度较低;烟油产生的烟雾不经过未经加热的烟草,避免烟草被烟油产生的烟雾打湿,烟雾口感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包括外壳,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外壳内设有发热管、烟草管、储油棉和导油棉,外壳上开有进气孔,所述烟草管位于发热管内且与发热管内侧壁贴合,所述储油棉与导油棉均位于发热管外,储油棉通过导油棉与发热管外侧壁相连,所述进气孔、发热管外侧壁、吸嘴依次连通,所述进气孔、烟草管内腔、吸嘴依次连通。
借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将烟草管放置在发热管的内部,将导油棉和储油棉放置在发热管外部,在发热管工作时,导油棉上的烟油被雾化产生烟雾量大的烟雾,同时烟草管被烘烤产生香味醇正的烟雾,因此本实用新型兼具烟雾量大和香味醇正的优点。发热管既可以作为主导导油棉发烟的电阻发热载体,又可以作为烘烤加热烟草的发热体,烟草与储油装置分别位于发热管的内部和外部,充分利用内外结构,产品体积小。同时,发热管上的热量易及时被烟油和烟草吸收,电子烟表面温度较低。由于储油棉处于发热管的外侧,储油棉内的烟油能吸收大部分热量,能进一步有效降低产品的表面温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发热管为外侧壁印刷有电阻材料的玻璃管。
采用外侧壁印刷有电阻材料的玻璃管作为发热管,发热速度快,玻璃管传热速度快,能快速发出烟雾:烟油由储油棉通过导油棉与发热管外壁直接接触,通电瞬间能产生高温雾化产生大烟雾;烟草与经传导热量升温的玻璃管内壁接触,烘烤加热产生烟草味道。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接头和固定座,所述储油棉夹设于接头顶部侧壁与外壳之间,所述导油棉穿过接头顶部侧壁上的安装孔与储油棉相接,所述发热管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接头上,所述接头上开设第一过气孔,所述固定座上开设第二过气孔,气流从进气孔经由第一过气孔进入外壳后分成两路,第一路依次流经第二过气孔和烟草管内腔后进入吸嘴,第二路流经发热体与接头顶部侧壁之间的空隙后进入吸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84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