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耳压弯结构及具有其的电芯整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9026.X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8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双超军;何军弟;卢强;马勇军;尹勋举;杨胜提;蔡龙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93 | 代理人: | 柳兴坤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耳压弯 结构 具有 整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耳压弯结构及具有其的电芯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客车、锂电行业的发展,电池的使用寿命与容量密度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动力电池行业软包电池的短寿命已经无法满足电动客车的使用标准,促使圆柱电池成为目前行业内的核心,而圆柱电池在卷绕后的焊接工艺虚焊问题一直难以彻底解决,目前主要利用电芯整形来保证焊接质量,整形的方式为,将电芯端部的极耳压弯,压弯后的极耳更容易与极板焊接。现有的电芯整形装置采用固定式米字型模具,在电芯的两端部沿轴向运动,从而将极耳压弯,采用固定式米字型模具对电芯整形会存在整形后极耳倒向不一致,平整度差的问题,影响后续的电芯焊接工艺,极易引起虚焊,导致内阻增大,发热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压弯结构及具有其的电芯整形装置,能够有效防止电芯整形后极耳倒向不一致、平整度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耳压弯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耳压弯结构,用于将电芯两端的极耳压弯,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挤压部件,所述挤压部件构造为:当所述极耳压弯结构进行压弯操作时,所述挤压部件的径向内侧或者径向外侧首先抵接在所述电芯的径向端部,所述挤压部件能够在所述电芯的端部将所述极耳沿电芯的径向由径向一侧压向径向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挤压部件构造为:当所述极耳压弯结构进行压弯操作时,所述挤压部件的径向外侧首先抵接在所述电芯的径向外端部,所述挤压部件能够在所述电芯的端部将所述极耳沿电芯的径向由径向外侧压向径向内侧。
优选地,所述挤压部件自径向内侧向径向外侧逐渐向所述电芯的端部方向倾斜,并在将所述极耳压弯的过程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挤压部件的径向内端逐渐向所述电芯端部的方向靠拢。
优选地,所述本体内具有容纳空间,所述挤压部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本体上靠近所述电芯的端面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电芯能够经所述通孔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容纳空间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定位部件,所述挤压部件的径向内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活动连接,所述挤压部件的径向外端连接弹性部件或者枢轴,其中,
所述弹性部件对所述挤压部件的径向外端提供向所述电芯的端面方向的偏置力,以使得所述挤压部件的径向外端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抵接;
所述枢轴将所述挤压部件的径向外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件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卡槽,所述挤压部件的径向内端卡入所述卡槽内并能够沿所述卡槽滑动。
优选地,所述电芯的径向中部设置有中心孔,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中心孔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挤压部件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挤压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芯整形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芯整形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极耳压弯结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极耳压弯结构动作的第一驱动器。
优选地,所述电芯整形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极耳压弯结构,两个所述极耳压弯结构分别能够对所述电芯的两端面进行挤压,其中一极耳压弯结构固定设置,另一极耳压弯结构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芯整形装置还包括抓料部件,用于夹持所述电芯,所述抓料部件具有抓放料位置和夹持位置,并能够在两个位置之间切换。
优选地,所述电芯整形装置还包括第二定位部件,在所述抓料部件处于抓放料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部件用于对所述抓料部件进行轴向上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抓料部件构造为,当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极耳压弯结构动作时,所述抓料部件能够沿所述电芯的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电芯整形装置还包括支架和浮动部件,所述浮动部件包括滑动件和固定件,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能够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电芯的轴向方向上滑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抓料部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耳压弯结构,通过挤压部件在电芯的端部沿径向由一侧向另一侧依次将极耳压弯,有效防止电芯整形后极耳倒向不一致、平整度差的问题,并且使后续焊接工艺无虚焊、内阻减小、过流温度低。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极耳压弯结构朝向电芯一侧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90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