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成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9080.4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4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城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3002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空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有机 污染 土壤 热脱附 修复 成套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设备领域,具体指一种节能型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区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化工厂以及农药厂迁出城区,遗留的污染场地往往用做房地产开发,但这些污染场地往往受有机物污染,含有大量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的多环芳烃、有机农药和杀虫剂、多氯联苯等。如何快速有效的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一直是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难点和热点。近年来,国内外主要采用热脱附技术来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滚筒式热脱附技术,但滚筒式热脱附技术由于处理污染土壤时土壤处于堆积状态,传热效率低,导致能源消耗极高,影响了热脱附技术的进一步扩展使用。目前,针对传统热脱附土壤修复技术处理效率低、能源消耗高的缺点,开发更为节能的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成套设备成为了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和设备发展的新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能源消耗低、运行灵活的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成套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重装置、粉末机、除尘装置、生料库、提升装置、逆流旋风预热器、悬浮热脱附炉、造粒冷却机、尾气终燃室、烟气急冷塔和烟气处理及排放装置,所述称重装置通过粉末机通向生料库,所述粉末机和生料库通过除尘装置连通尾气终燃室,所述生料库通过提升装置通向逆流旋风预热器,所述逆流旋风预热器通过悬浮热脱附炉通向造粒冷却机,所述逆流旋风预热器和悬浮热脱附炉分别通向尾气终燃室,所述尾气终燃室通过烟气急冷塔通向烟气处理及排放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用于控制称重装置、粉末机、除尘装置、生料库、提升装置、逆流旋风预热器、悬浮热脱附炉、造粒冷却机、尾气终燃室、烟气急冷塔和烟气处理及排放装置。
进一步,所述称重装置采用皮带秤。
进一步,所述除尘装置采用静电除尘器或袋式除尘器。
进一步,所述造粒冷却机采用滚筒造粒冷却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粉末机和悬浮热脱附炉,受有机物污染土壤经过土壤粉磨机磨小粒度后进入悬浮热脱附炉,借助空气动力学原理使有机污染土壤的热脱附过程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燃料的燃烧过程、污染物的热脱附过程、污染物的燃烧过程在悬浮空间状态下同时进行,克服了现有技术在堆积状态下进行热脱附的缺点,不仅传热效率大大提高,且污染物的燃烧热焓又直接传递给未完成热解的污染物,脱附效率高、燃料消耗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称重装置2、粉末机3、除尘装置
4、生料库5、提升装置6、逆流旋风预热器
7、悬浮热脱附炉8、造粒冷却机9、尾气终燃室
10、烟气急冷塔 11、烟气处理及排放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型有机物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成套设备,该设备包括称重装置1、粉末机2、除尘装置3、生料库4、提升装置5、逆流旋风预热器6、悬浮热脱附炉7、造粒冷却机8、尾气终燃室9、烟气急冷塔10和烟气处理及排放装置11,所述称重装置1通过粉末机2通向生料库4,所述粉末机2和生料库4通过除尘装置3连通尾气终燃室9,所述提升装置5将生料库4内的土壤提升到逆流旋风预热器6,所述逆流旋风预热器6通过悬浮热脱附炉7中产生的尾气对土壤进行预热并将预热的土壤送至悬浮热脱附炉7,经过热脱附后的干净土壤经过造粒冷却机8造粒冷却后排出,所述逆流旋风预热器6和悬浮热脱附炉7连通尾气终燃室9,所述尾气终燃室9经过烟气急冷塔10与烟气处理及排放装置连通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城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城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9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