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道排污口的简易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9933.4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2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香;刘勇;赵文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少香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551700 贵州省毕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河道 排污 简易 预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河道排污口的简易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河道及湖泊流域不合理开发活动的加剧,使得我国近年来水生态系统紊乱及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国性的富营养化现象已经产生,水环境质量和功能遭到破坏。
河道黑臭主要是过量纳污导致水体供氧和耗氧失衡的结果,水体缺氧乃至厌氧条件下污染物转化并产生氨氮、硫化氢、挥发性有机酸等臭恶臭物质以及铁、锰硫化物等黑色物质。生活污水是导致城市河道黑臭的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污染源。其他污染源还有:生活垃圾、有机工业废水、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水、污水厂尾水、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等。
消除城市河道黑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对保障城市人居健康、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生物修复利用特定的生物吸收、转化、清除或降解环境污染物,从而使受污染环境能够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到原初状态的生物措施。目前,污染水体的修复技术主要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等,而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环境友好、生态节能的优点, 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主体修复技术。
微生物作为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和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是降解废物、废水的主力军。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微生物修复主要有三类:一是直接向污染河道水体投加经过培养筛选的一种或多种微生物菌种;二是向污染河道水体投加微生物促生剂(营养物质),促进“土著”微生物的生长;三是生物膜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道排污口的简易预处理装置主要针对河道中排污口,利用过滤棉为土著微生物提供生长载体,结合浮游植物,集中强化对污水的预处理,减轻河道对水体的负担,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河道排污口的简易预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的封闭区域,河道排污口的污水下落点位于所述封闭区域内,在所述封闭区域内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的浮游植物。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区域由若干竹桩围成,所述竹桩的底部与河床固定连接,竹桩的顶部穿出水面。
进一步的,所述竹桩直径为5-7cm,竹桩的底部打入河床30cm,竹桩的顶部高出水面30cm。
进一步的,在所述竹桩的外表面包覆有过滤棉,且所述过滤棉通过铁丝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过滤棉为加长化纤维生化棉,厚度为1cm,所述铁丝的直径为1.8mm。
进一步的,所述浮游植物包括水葫芦、大薸和水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优质的生化棉比表面积大的特点使其具有良好的物理过滤性能和极佳的生化过滤性能,紧致的纤维脉络结构使微生物更容易固着生长,同时取材方便,
2、浮游植物强大的根系对营养盐的吸收进一步净化水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河道排污口的简易预处理装置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河道排污口的简易预处理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1.竹桩、2.过滤棉、3.铁丝、4.浮游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排污口的简易预处理装置,在排污口出水处将5-7cm竹桩1围绕排污口并排打入河床对污水进行拦截,竹桩出水高度超过正常水位10cm左右;将1cm厚的过滤棉2在竹桩两面覆盖并用1.8mm铁丝3进行固定,最后将浮游植物4如水葫芦、大薸、水鳖等放入竹桩围成的封闭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棉不仅为水体微生物提供一个良好载体,使微生物的增 殖使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物得到有效降解,亦可拦截污水中的大颗粒;浮游植物在围隔中可充分并集中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达到预处理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少香,未经李少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99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膜生物反应器
- 下一篇:水中超声增氧器移动垂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