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阳光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9989.X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8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曾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亚兰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2 | 分类号: | E04B7/02;E04B7/06;E04D1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嘉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46 | 代理人: | 胡林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阳光房。
背景技术
阳光房,也称玻璃房,作为现今国内外追求自然、崇尚时尚的人士所推崇的建筑,阳光房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目前的阳光房多以木材、塑钢型材或型钢框架作为骨架,然后骨架中镶嵌玻璃构成。现有技术中的阳光房的骨架结构在组装过程中,主梁与副梁连接处、侧梁连接处及侧梁与墙连接处均采用角铝连接,梁与梁的连接完全依靠螺丝受力,这样的组装方式不仅安装繁琐,且存在安全隐患。
公开号为CN103397697A,公开日为2013-11-2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阳光房,包括由铝合金型材组装成的铝合金框架,所述转换梁的下方均设有槽口,主梁与副梁连接处通过一个角码进行连接,角码通过螺丝固定在相应的主梁上,副梁的端头通过螺丝固定在角码上;主梁与转换梁的连接处通过一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固定在主梁的端头上,主梁的端头放在转换梁上,从转换梁下方的槽口内通过一螺丝将主梁与转换梁固定,转换梁的端头通过一螺丝与连接件固定。该发明顶横梁的下方还设有两个转换梁,所述两个转换梁呈V字型固定在所述顶横梁的下方,所述两个转换梁分别与相应的主梁连接,所述顶横梁的上方设有密封盖板。该发明利用转换梁来实现顶横梁与主梁之间的位置固定,并使两者之间稳定连接。
该发明虽然采用搭接方式连接各梁,且采用了特制的连接件,使梁与梁之间的连接不完全依靠螺丝受力,将连接处的受力分散,使连接处连接紧固,提高了阳光房的安全性能。
但是,该发明依旧存在着安全隐患:转换梁长期承受玻璃及型材自身的重力,就会发生移位,而转换梁在移位的过程中,就会给侧梁和主梁一个向下推动的力,就会导致侧梁和主梁向下移动,拉扯立柱向外倾斜,导致立柱与水平面不垂直,从而导致阳光房倒塌。
现有的阳光房的制作工艺使得阳光房还有一个重大的毛病就是房顶漏水,阳光房漏水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
1、阳光房的框架搭建不稳定。由于框架不牢固而阳光房顶部玻璃一般是很重的,不牢固的框架在玻璃的压力下,会导致阳光房整体的轻微变形,基础框架一旦变形那么其和墙壁连接处的密封胶将会被轻微拉开,框架连接处的密封胶也是一样会被轻微的拉开,这样密封胶被拉开部位就会出现漏水现象,由于这种框架的变形一般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这种原因导致的漏水,一般不容易为阳光房制作人员所发觉,而这恰恰是很多阳光房建造好了,但是一下雨就出现漏水的现象,而且维修了很多次却总是找不到原因的所在。
2、阳光房的房顶结构中使用的密封胶没有起到密封作用。密封胶的好坏也是决定一个阳光房防漏水性能好坏的重要原因。现有的阳光房的防漏水性大都依赖于这种密封胶,因此密封胶对阳光房防漏水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阳光房框架型材首先肯定不会出现漏水,顶部的覆盖物、玻璃、彩钢板等等这些,也是不会出现漏水的,漏水的出现就是型材和型材,覆盖物和覆盖物的连接处,这些连接处依靠的就是密封胶防水。质量差的密封胶防水效果很差,禁不住雨水的浸泡,时间一长容易出现老化导致阳光房的房顶漏水,有的很差的密封胶干脆就根本防不住水。
授权公告号为CN201232304,授权公告日为2009-05-0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阳光房斜坡屋顶排水系统,包括铝合金檩料和椽料构成屋顶玻璃框架,檩料上的玻璃的内侧密封条与型材主腔上壁形成雨水通道,该密封胶条的外侧有V形接露水通道,在椽料与檩料“T”连接处,椽料上的玻璃的内侧密封胶条断开,成为雨水通道入口,檩料上的包括雨水通道、V形露水通道、型材主腔呈阶梯依次前凸。该专利虽然在结构上做了改进,但是密封胶的好坏依然是决定阳光房防漏水性能好坏的重要原因,当密封胶因老化或其他原因不起密封作用时,阳光房就会出现下列漏水的情况:
1、该专利利用房顶的斜坡将外来的雨水引入排水通道,将水排出,但是房顶的副梁为水平安装,副梁将多余的雨水导出后,副梁两端会产生少量回水,回水沿着副梁的底面流到副梁和主梁的连接处,因其连接处的密封胶不再有密封作用,于是回水就穿过连接处的缝隙,滴入房间内,出现房屋漏水的现象;
2、玻璃边缘的雨水沿着玻璃底面流到玻璃与主梁连接处、玻璃与副梁连接处和玻璃与侧梁连接处,因连接处的密封胶不起密封作用,雨水便穿过连接处的缝隙落入房间内,从而发生房顶漏水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亚兰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亚兰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99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装式楼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阳光房的三角连接结构